云淡风清 > 女生耽美 > 三国:光复汉室 > 第391章 坦诚相对

第391章 坦诚相对(1 / 2)

贾诩活了四十多年,第一次感觉自己被人看穿,这个看似十分年轻的少年天子,让他感到莫名不安。

“陛下说笑了,小人不过区区一个谋士,又岂有那么厉害。”

“在朕看来,先生可是聪明绝顶,智谋放眼天下也能排前五。”

刘辩这一句夸赞,把贾诩夸得目瞪口呆,他虽然自诩绝顶聪明,但为人低调,从不显山露水,刘辩第一次见他就如此称赞他,让他有些不知所措,他好奇道:“另外四人是谁?”

“朕身边有一守宫令,名为荀彧,其聪明才智世之罕有,朕愿称他为王佐之才,引诱韩遂出兵东进,正是出自他手。”

“引蛇出洞,确实妙哉,于郿县布置火计,更是让人始料不及,称他为王佐,也不为过。”贾诩更好奇的是,荀彧这么厉害,刘辩为何只让他做区区一个守宫令。

其实他有所不知,荀彧虽有才干,可资历颇浅,没有功绩,要是一上来就封他当大官,那誓必遭人反对,所以只能让他从小官做起,以后再慢慢升迁。

说完荀彧,刘辩又道:“荀彧有一好友,名为郭嘉,号称鬼才,善奇谋妙计,扭转乾坤,为人放荡不羁,行事胆大心细,朕曾想将其招致麾下,然被他拒绝,如今他在下邳为陶谦效力。”

贾诩听完后更加震惊,这郭嘉也算是个奇人,天下不知多少人想为皇帝效力都没有机会,郭嘉反倒好,皇帝亲自招揽他竟然还敢拒绝,属实令人捉摸不透。

“河内司马房有八子,人称司马八达,次子司马懿最为出众,此子天资聪颖,博学洽闻,治国治军,无一不精,可惜此人野心勃勃,城府极深,非雄主不能用也。”

刘辩说得兴起之时,都忘了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司马八达,司马懿更是只有十三岁,还是一个小孩子,贾诩当然没有听过他的名字。

“除司马懿外,还有一人,此人号称卧龙,于南阳躬耕,他常自比管仲乐毅,其博学多才,世所罕见,天文地理,奇门阴阳,阵图兵势,无一不通,无一不晓,实乃全才。”

刘辩一口气说完四位智谋超绝之士,这四个人放眼整个三国,都是名列前茅的谋士,刘辩对他们佩服不已,可惜并非每个人都愿为他效力,郭嘉就是如此。

贾诩颇为惊讶,刘辩对这些谋士如数家珍,然而这四个人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除了荀彧,其他几人也没有任何丰功伟绩,刘辩为何会如此推崇?

“陛下所说的四位大才,小人与之相比,远远不如。”

“贾诩,在朕面前你无须自谦,咱明人不说暗话,你为韩遂效力,恐怕并非真心效忠于他,而是想找个靠山栖息,以躲避乱世祸患,以你才智早已看出王章意图,但你没有揭发他,而是赞成韩遂发兵,恐怕另有所图吧?”

荀彧这条计谋虽然厉害,但不至于可以瞒过任何人,以贾诩才智应当可以看出一丝端倪,但他没有阻止韩遂出兵,说明他有其他计划。

贾诩心中暗惊,他第一次被人看得如此透彻,他感觉自己在刘辩面前就像没穿衣服一样,什么事情都瞒不过对方,他疑惑为何刘辩会如此了解自己。

刘辩见贾诩久久不说话,他把其他人打发出去,然后说道:“如今没有外人在,你大可敞开心扉与朕谈话。”

“陛下英明,小人一举一动都瞒不过陛下慧眼,当时我的确看出一些端倪。”

“那你为何不阻止韩遂出兵,要是你阻止,韩遂不会败得如此之快。”

贾诩长叹一声:“唉,陛下有所不知,韩遂狼子野心,此人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这一年来他不断招兵买马,妄图东征,西凉本来就地广人稀,这几年又连年出征,已经没有多少年轻力壮之士参军,然韩遂不打算放过百姓,他派人每家每户搜寻,凡有年轻力壮者一律强行征入军中,弄得西凉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所以你看不下去,想要借朝廷大军之手铲除韩遂,以解放西凉百姓,让他们不用再遭受压迫。”刘辩接着贾诩的话说下去,他现在终于明白贾诩为什么不阻止韩遂。

“正是如此,不过我也没想到陛下安排如此精妙,在郿县布置火计,燃烧一县重创韩遂半数兵马,还将其生擒活捉,这一战可谓大获全胜,让韩遂再无翻身之日。”

贾诩猜到王章是朝廷的安排,但没料到刘辩会用火计对付韩遂兵马。

刘辩笑道:“你果然聪明,只是一个想法就决定韩遂的生死,看来没有你的配合,朕也解决不了韩遂。”

“陛下谬赞了,小人再怎么聪明,还不是成为陛下的阶下囚,与陛下相比小人远远不及。”贾诩人老成精,也深谙为官之道,这种拍马溜须的话他信手拈来,他几乎什么事情都能算到,唯独算不到的只有刘辩的见识。

“你没有阻止韩遂出兵,才使得朕大获全胜,可以说间接立下大功,虽然你曾经助纣为虐,但立此大功也算是功过相抵,朕就不追究你过往错误了。”

“陛下要释放我?”

“没错,朕恕你无罪,不过……”

刘辩这一句“不过”让贾诩冷汗直流,他刚开始还以为自己运气那么好,能被刘辩释放,现在看来事情并非那么简单,刘

最新小说: 诡异世界商业街团宠街长 我把尸骨井当门串 甩我后,鲛人揣崽求复合[gb] 乙游女主始乱终弃后 万人迷穿进向哨乙女世界后 [汉]穿成武帝家的崽 失忆alpha老公总想给自己种草 白眼狼的亲妈不干了[九零] 恣意生长 听爱(原名:于无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