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姑娘的人像是木刻的, 大概只有五十厘米高,她的生平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几乎跟她的像差不多大。 上头用的是一种很口语化的表达,跟大白话没什么区别。史湘湘看了个开头就激情输出了一通, 这时候空下来了又返回来津津有味地看。 史湘湘有点鄙夷:“这种白描方式跟我也差不了多少。” 段圆圆:“所以外界对度人庙中的女人像很怀疑, 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宁家自造的‘伪史’。”说到最后两个字, 她紧急刹了下车, 现在一个姓宁的男人正站在旁边, 这么说太没有礼貌了。 宁宣没听清楚段圆圆在说什么,但靠猜也能猜得七七八八,他脸上一点怒意也没有,甚至还云淡风轻地接了下去:“我的老师说,把这些东西合起来很像一本现代人的记录, ——像一个姑娘穿越到古代, 然后记下了自己看到的一切。” 他盯了一眼周围, 坦然地说:“天方夜谭。” 连宁家人自己都不信, 段圆圆一下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但就算是个不知真假的故事,这也足够让人愤怒。 上边记载说,史姑娘家是做茶叶生意的, 祖母养死了几个孩子又想养她的哥哥, 史家父母只剩这一根香火,当然不肯把孩子再交出去。 史姑娘在这个时候第一次表现出了不一般的觉悟, 她站出来说:“我愿意替哥哥去照顾老太太。” 读到这里段圆圆皱起眉头,她不认为一个四五岁的孩子真的能说出这么深明大义的话,这太违反人类天性了。 这个“史姑娘”像被人为造出来的幽灵。 不管怎么说,史姑娘在和睦的家庭氛围中长大了,孙女孝顺自然祖母慈爱。 老太太舍不得孙女嫁出去, 最终给她在能干的下人中挑了一个夫婿入赘,暂替尚在念书的亲孙子扛住家业。 事情就是从这里起。 史姑娘的哥哥史二郎中举之后顺理成章地接手了家业,他荣归故里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个出身低贱的赘婿赶出家门,想要为史姑娘再谋一门好亲事。 史姑娘又一次“觉悟”了,她说嫁夫从夫,自己已经是赘婿的人,怎么能留在家里再嫁? 史姑娘担心出身低贱的丈夫让兄长颜面扫地,甘愿收拾嫁妆跟着赘婿到外头去过苦日子。 这是何等的节妇?段圆圆忍不住感慨。 史二郎很明显也被感动了,他为这个赘婿改了良籍,给赘婿在城里分了一座小宅子,不至于让妹妹蒙羞,又时常接济赘婿父母兄弟。 好景不长,很快土司动乱,史二郎当时在郊外喝酒没能及时回来,赘婿一家都以为他死在了城外,为了保命,长相秀丽的史姑娘主动请缨说愿意以身活人。 赘婿一家痛哭流涕求她留下来,史姑娘固执己见,她把自己用一千钱的低价嫁卖给了守城的于狗儿为妾,让赘婿带着一家老小带着金银细软偷偷溜到了乡下种田。 于狗儿看史姑娘谈吐说话都不一般,经常问她是哪里人,史姑娘只是坐在家中默默地做针线,瞒下了自己姓史的真相。 城里流血流得越来越多,于狗儿得到了一个外出剿匪的机会,他想带着剩下的正头婆娘一起出城,把婆娘送回乡下和父母孩子团聚。 史姑娘年轻貌美,在路上和家里都是个活靶子,于狗儿起了把这个美妾转手的念头。事有凑巧,史姑娘转到刚死了媳妇的宁老二手上。 宁老二认出来这是姻亲家的姐妹,两个人谈话之后,他感动于史姑娘的大公无私,于是花了二十两银子把人带回家好吃好喝,和和气气地招待。等城门一开,宁老二就领着史姑娘去了史家。 史家是当地有头有脸的大家族,史姑娘短短半个月嫁了两次人让史家丢尽颜面。史家人却对这个姑娘十分优容,史家父母说这是世道之错,非女之错。接着史二郎怀疑是赘婿哄骗诱拐史姑娘私自改嫁,迅速到衙门状告赘婿嫁卖生妻。 赘婿一家都被抓了起来,赘婿被杖责一百,史二郎收回了送出去的宅子,皮开肉绽的赘婿拖着病体缩到了城隍庙里边挨日子。 二十三岁的史姑娘也被接回了史家,为了不使丈夫含冤,不使家族蒙羞,她爆发出了一生一次的“高光”。 ——“史姑娘‘从容自尽’了。” 这份觉悟让她被永久被葬在了宁家祖坟,成了宁老二的贵妾。 段圆圆读完这份生平,顿时明白了不少,这样就能说得通为什么史姑娘的像如此与众不同。 因为度人庙只有她是以妾的身份进入宁家的。 那史姑娘旁边那个矮小瘦弱斜眼看着她的老妇人又是怎么回事?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