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孕傻年,苏曼自从怀孕开始,总是丢落四,忘记这,忘记那的,没少闹笑话。
而且她不知道怎么回事,从六个月开始,她的肚子跟吹了气一样,比其他孕妇大很多,她的身体也开始变得臃肿发胖,无论她少吃多少东西,身体总是在长肉。
有段时间,她看着臃肿难看的自己,一直在哭,徐启峰免不了一阵安慰她,说觉得她现在挺好的,比以前看着健康很多,依然不能缓解她的身材焦虑。
后来她去军医那里做检查,说只有一个孩子,可能孩子比一般的宝宝大,让她不用过分焦虑,顺其自然,她这才慢慢放下心来,安心备孕。
回到家里,郑巧珍正好发现她不见了,急的团团转,要去找她,看她回来了,忙伸手扶她“老媳妇,你咋一个人出去了,你都足月了,随时都会生,可不能乱跑,有什么想买的东西跟妈说,妈给你去买就是了。”
苏曼笑“我想买猪肉吃,还想买个西瓜,忘记日子了。”
徐秋霞从屋里走出来道“嫂,你忘记我早上买了一个西瓜回来了啊。”
徐秋霞在老家公社当老师,去年喜欢上公社里一个年轻的干部男青年,今年鼓足勇气,写了一封类似情书的信封,递给那个男青年,没想到被那个青年当场就拒,说他有喜欢的对象。
她身心受创,向学校请假,躲在屋里哭了好几天,不吃不喝。
徐家人怎么劝她都没办法,后来是郑巧珍收到家里人的来信,让苏曼写了一封信回去,问她要不要来宁济岛散散心,她憋闷不已,二话不说就回信要来宁济岛。
如今她在宁济岛呆了两句,苏曼身子不便,无法再到学校授课,徐秋霞就帮她代课,有空还帮她管理裁缝铺。
徐秋霞从最初上岛的不适应,到现在觉得呆在宁济岛也不错,心里萌生了要呆在宁济岛小学当老师的想法,跟郑巧珍一说,她不支持也不反对,徐启峰跟苏曼也同样立场,只是让她自己想好。
苏曼
真是尴尬。
下午六点左右,徐启峰开着吉普车回来了。
岛上地方不大,从团部驻扎的营地开车到家属区,不到四十分钟的时间,除了自己值守团部的时间,徐启峰几乎每天中午晚饭都在家里吃,主要是陪苏曼,怕自己不在家里,她没个主心骨,总是胡思乱想,默默哭泣。
“妈,今天晚上吃红烧带鱼啊”
徐启峰走进院子里闻到香味,一边问郑巧珍,一边去看坐在屋里的苏曼。
“老,回来了啊。”郑巧珍跟徐秋霞从厨房一人端两盘菜走到客厅里,招呼徐启峰跟苏曼吃饭“今天不止有带鱼,还有别的菜。老媳妇想吃猪肉,副食店没有卖的,我煮了秋霞从家里带来的腊肉香肠,另外还弄了一锅海大虾和螃蟹给你媳妇吃,给她催催生。”
苏曼已经到了军医推算的预产期,没有任何宫缩,发动的迹象,怀孕期间一直不让她吃螃蟹和虾类的郑巧珍,听军医说孕妇其实很多东西都能吃,只要煮的熟透,不吃过量的食物,完全没有问题,这才煮了螃蟹大虾,让苏曼吃。
屋里大门敞开着,大门旁有两扇窗户,堂屋后方也有两扇窗户,咸咸的海风四面八方吹进来,屋里光线明亮,又很凉爽,让怀孕以后体温格外身高,体感比普通人热的苏曼感觉凉快不少。
四个人坐在屋里吃饭,徐启峰往苏曼碗里夹两块切得又薄又红亮,还带着一小半透亮肥肉的五花大腊肉片进她碗里,又给她夹一块带鱼,仔细分离掉本就不多的鱼刺,让她慢慢吃。
郑巧珍则跟徐秋霞剥海虾海蟹,都往苏曼的碗里放,一家人都宠着她。
苏曼看自己的碗里都快堆成小山,忙说“妈、启峰、秋霞,你们吃自己的吧,不用给我弄,这么多,我吃不完。”
“老媳妇多吃点,吃饱了才有力气啊。”郑巧珍笑道。
苏曼摇头“我现在太胖了,姜军医说我肚子的孩子偏大,到时候可能顺产有些困难,让我管住嘴,我可不能吃太多。”
徐启峰道“我觉得你不胖,你少吃点也行,但是要把肚子填饱,不能饿着自己。”
刚说完这话,忽然发现苏曼脸色不对劲,握着筷子的手在抖,徐启峰慌忙道“苏曼,你怎么了是不是要生了”
苏曼勉强笑了笑,“好像是,我羊水破了。”
“哎呀,赶快去医院”郑巧珍马上吩咐徐秋霞,把之前她们准备的待产要用的一切东西都拿出来,跟在抱着苏曼的徐启峰身后,坐车去岛上的卫生院。
宁济岛上之前没有医院,徐启峰上岛之后让工兵修建了一个小卫生院,请海岸边的文广市派了一批医疗队伍过来工作,解决岛上居民看病困难的问题。
小卫生院的医生护士不多,技术设备都有限,徐启峰担心苏曼万一有个什么意外,请来部队里一个医术精湛的女军医,年龄已经有五十来岁的姜军医帮忙。
苏曼送进去卫生院后没多久,姜军医被徐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