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昭一句话改变了两个人的固执。 “如果齐飞鸿现在有了房子,那他就没有分房资格了。”花昭道。 房少人多,不是人人有份的,要排资论辈。 齐飞鸿一个外来的,年轻人,就是条件都符合,也得排在老同志后面。 这次领导说给他分房子,肯定是看在他立功破了大案的份上。 案子虽然实际是花昭破的,人也是她抓的,她救的,但是她不是体制内的人。 她也是因为妹妹找过去的,妹妹却是因为齐飞鸿过去的。 说来这次事情都是命中注定,如果大勤不去,齐飞鸿大概率是自己死了。 那伙人也不会被抓到。 多亏大勤去了,才把花昭这个意外因素引过去。 所以领导们开会决定,还是把功劳算在齐飞鸿身上。 齐父齐母不吱声了,大多数人都有一个心理,不占白不占..... 好歹是套房子,还被花昭这么夸,还价值30来万,就因为他们好面子放弃了? 那可是30万!不是小钱。 “那我把钱给小两口,等他们分完房子再自己挑自己买。”齐父小声道。 总觉得这么说有点占公家便宜的意思.... 但是该占还得占.... 房子的事先放一边,齐母又问道:“亲家,你看彩礼多少合适?我们也不懂京城的规矩,但是人家多少我们绝对不能比人家少了!” 张桂兰对这两个亲家也满意极了。 她当然不图他们那点钱,但是对方的态度很重要。 抠抠搜搜的别人的女儿都有,她的女儿没有,是瞧不起她女儿吗? “彩礼的话,京城这边条件稍好的人家是8千到1万。”张桂兰道。 91年,房子都几千块一平了,彩礼也水涨船高,不是几百块了。 张桂兰说得也是条件好的人家,一般人家一两千块,农村甚至几百块,也是有的。 但是在京城,价钱当然高一些。 而且张桂兰说得也只是稍微好一些的人家。 按理像她这种人家娶媳妇嫁女儿,没有个几万几十万的彩礼嫁妆,说出去都不好听。 但是这话她就不会对齐家人说了。 她不说,齐飞鸿却懂。 他在单位也不是被人人喜欢,就有那些瞧不起他嫉妒他的挤兑他,知道大勤的身份,时长替他“犯愁”,到时候出不起彩礼怎么办! 还给他说京城谁谁谁家娶媳妇,彩礼8万8,谁谁谁家18万8. 偶尔也阴阳怪气地羡慕他,会得到多少媳妇的陪嫁,80万100万的,少了人家肯定拿不出手~ 他们以为到时候大勤没带这么多嫁妆来,齐飞鸿会生气。 所以先把他的期望值抬的高高的。 他要不是那爱吃软饭的,听了反而会生气! 总之没安好心眼。 齐家人也没想到张桂兰的要求这么低,他们知道8千1万应该是普通人家的高标准了,但是张桂兰可不是普通人家。 他们开饭店的,隔着这么远,都听说了张记的名头了! 饭店里偶尔来几个京城或者南方过来的外地人,谈起去张记私房菜吃饭,就跟以前吃过御膳似的,光荣的不得了。 “不行不行不行。”齐父连连摇头:“1万太少了,怎么拿得出手。实不相瞒,我们来之前商量好了,彩礼最少8万8888。” 其实是最高....但是说话的艺术吗,就是这样。 不是不想多给,实在是能力有限,剩下的钱还得给儿子买房子,还得操办婚礼,还得给新媳妇买三金。 哪哪都要花钱。 张桂兰推了推,看他们诚心想给,她自然不会真的拒绝,反正多少都是女儿的嫁妆。 房子、彩礼,两个大师商量完,剩下都是细枝末节的小事。 这个花昭有经验,她操办过、参加过好多婚礼了。 她拿出一个本子,给齐父齐母说细节。 齐父齐母只会点头说好,也确实挑不出不好的地方。 唯一有点麻烦的是,婚礼得办两场,他们得让新人回老家也办一场,毕竟齐家的关系都在安县呢。 齐飞鸿一个人扎根京城了,其他人可来不了。 就连他们俩,也不打算来京城。 等什么时候他们两个动弹不了,生活不能自理了,再来找儿子吧。 他们就齐飞鸿一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