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10月中旬。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亲自主持第二次南岳军事会议。
出席会议的军官主要来自军事委员会参谋部、第四、第五、第九和第十战区。
参谋总长何敬之、副总长白健生、政治部部长陈辞修、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伯陵、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德邻等人全程出席会议。
日本人在诺门罕地区被布尔什维克远东第一集团军打的落花流水,关东军嚣张狂妄的气焰消失了。
紧接着双方火速签订停战协议,协议明确规定了两国互不侵犯。
9月1日,100万日耳曼军队以雷霆万钧之势越过华沙的边境,仅仅用20天的时间就打到华沙灭亡了一个国家。
速度之快,令世界所有军事力量震惊万分。
西欧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已经向日耳曼宣战,但是他们的宣战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付出任何行动。
自诩为世界正义之光的高卢和不列颠冷眼旁观华沙被日耳曼覆灭。
在此期间,布尔什维克军队也在西部边境行动起来,疯狂的攫取领土和利益。
可以肯定的是,强大的日耳曼军队在占领华沙之后不会就此止步,整个欧洲大陆都将被战火所笼罩。
看着世界形势飞速变化,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众多高官可谓喜忧参半。
高兴的是如此一来,大洋彼岸的合众国就再也没有选择了,他们总不可能拒绝华夏,与日本人一起站到邪恶的一方。
因此未来合众国对华夏的援助肯定会越来越多,政府获取贷款的难度也越来越小。
担忧的是在欧洲大陆陷入战火之后,高卢和不列颠等国恐怕难以顾及东方地区利益,有可能会为了避免与日本法西斯交战而损害华夏的利益。
如何让高速变化的世界形势有利于华夏呢?
军事委员会的众人多次举行会议,最后是布尔什维克的代表主动提议。
主动向日本人发动大反攻,集合全国所有精锐力量,从日本人手中夺取交通要道和战略要地!
用一场浩浩荡荡的反攻向不列颠、高卢、合众国等表明华夏军队誓死抗战之决心,从而提高华夏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声誉,让世界正义的一方重视华夏政府和华夏战场。
从而避免资本主义国家向日本军队妥协而损害华夏自身的利益!
这个提议令校长眼前一亮。
持续数个月的整训已经基本结束,国军各部队的战斗力都有所提升,军事委员会手上也握着几支王牌军。
日军方面,他们还没有完全从第一集团军春季攻势的失败中走出来,最精锐的部队有日军之花之称的关东军又在诺门罕地区惨败。
在过去这一年时间里,日本军队只发动了登陆海南岛作战和潮汕地区作战,每次投入的兵力都不多,再也没有前两年大会战的盛气凌人之势。
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陆军能组织的行动越来越少。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军完全有机会组织一场大反攻,展示军队和国家的力量。
校长马上召集几个心腹举行闭门会议,越讨论越觉得这个方案大有可为。
尽管之前他们曾经派人与派遣军方面的人联系,但是并没有留下任何书面的协议和允诺。
由军事委员会组织全国各战区各级军官发动一场全国性的大反攻,除了有利于提升国家的地位和声誉外,校长还想到了一个好处,那就是明确中.央之名,盖过风头越来越旺盛的莫凡,让世界看到谁才是真正的领导。
如此全国性的大反攻只有在真正的政府和真正的领袖的领导之下才可能实现。
想到这里,校长的心情逐渐变得畅快。
汤恩伯31集团军被莫凡吞并的阴影一扫而空。
与居委会几个心腹之人讨论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随后军委会便下令召开第二次南岳军事会议。
主要军官都到齐之后,校长首先发表讲话。
回顾了过去一年各战区的表现,表扬了一些人,批评了一些人。
随后讲到了当下的世界形势,讲到了华夏如何在纷乱的世界形势中获取更多的支持和援助,提高自身地位。
与会的100多名军官听得非常认真,所有人神色庄严郑重。
能参加会议的都是高级将领,他们在来到南岳之前已经听到了一些风声。
校长的讲话结束之后,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白健生开始将话题引导向大反攻。
“此次全军行动之最主要目的是粉碎日寇以战养战,以华制华之战略,同时也检查部队半年整训的结果。
担任主攻的为第九战区!”
大家下意识的用余光看向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伯陵。
薛伯陵只是微微点头,并没有多余的反应。
会议从10月14日一直持续到10月26日,到最后一天,各个战区各个王牌军的任务也完全明确了下来。
中原第一战区的目标是攻击开封、博爱等地,牵制当面之日军部队。
第二战区主要是进攻正太和同浦两条铁路线,切断日军的资源输送以及后勤物资装备的供给,同时收复晋南地区,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