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左右油缸行程都是一米,他们的工作就跟往复接力赛一样,混凝土输送了一百米,各油缸就进行了五十次运动。
具体过程嘛,
同时,右油缸柱塞回缩,进行吸入工作,把混凝土吸进右油缸里。
同时,右油缸柱塞回缩,进行吸入工作,把混凝土吸进左油缸里。
行程有多大,就能吸进多长的混凝土。
s管以此往复循环左右摆动工作,左右油缸的柱塞把一段段混凝土送进s管里,s管出口处连接泵管。”
“哦,这样啊,明白了。”陈鹏一边听一边琢磨眼前的地泵,听到往复接力赛的形容时,才听明白。
“我也没见过这样的结构,理论上是可以,但能不能输送,一会看试验就知道了。”
“混凝土不是会凝固的嘛,万一堵管怎么办?”
“这个问题我也问过老板,他说不工作后,要及时通水清管道,也不算麻烦。”
“哦,那我明白了。如果成功的话,建造施工的确方便多了。”
“那肯定,老板说一个小时可以输送三十方混凝土,比用升降机输送快多了,这是我们公司目前的主打产品。”
两人讨论时,现场试验就要开始了。
现场试验有接近二十多名员工观摩,这是方柏要求他们过来学习。
方柏检查安全没问题后,命令工人用软管道连接水龙头,往漏斗中放水。
一个漏斗可装一方多水,容量可不小。
水只是用来验证开机情况,等会要使用混凝土进行试验。
打开电闸,设备通电。
方柏设计的地泵有几个功率挡位,一档最低,三档最高,其实也是缸的运动频率。
启动设备,正式工作。
开始试验时打开一档,输送速度较慢。
突然间,机械响起“砰”“噗”、“砰”“噗”的循环声音,大概每隔一秒多响一起。
工作时有噪音,这属于正常情况。
水流动性好,交换缸时,送到s管里的水会倒灌。
方柏命令工人加大挡位,交换速度更快,过了一会儿,出口处有水流出来了。
“检查一下,看看泵管有没有泄露的。”方柏命令工作人员检查。
几分钟后,几名工作人员向方柏汇报没有泄露。
“先停机,倒进试验一号混凝土吧。”方柏开始下真正试验用的混凝土。
为了此次试验,一共准备了三种不同的混凝土。
比如试验一号混凝土,混凝土标号为细卵石,每立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为350公斤,理论水灰比为0.57,砂率42%,采用人工拌和拌制混凝土,布管形式为水平敷设,外加剂有适量白,起缓凝作用。
外加剂还有两种,早强剂、减水剂等。
公司还没买机拌,只能采用人工搅拌和运载混凝土。
了几分钟,才把地泵漏斗装满混凝土。
方柏打活塞行程调到最大,命令开始试验,同时继续往漏斗中加混凝土。
机械再起响起“砰”“噗”、“砰”“噗”的循环声音,噪音更大一些。
而且,还有碎石被s管切碎和挤压碾碎的声音。
“老板,这石头被碾碎,吻合面磨损很大吧?”李明好奇地问下老板。
方柏站在设备七八米外,耐心解释道:“吻合面硬度比较高,达到58hrc以上,不是那么容易划伤的,当然,磨损稍微大一些,是易损件,可以更换。
另外,s管交换时,石料粘在吻合面上的情况并不多。”
“原来如此,都考虑周到了,老板厉害。”李明敬佩地说,周围员工同样觉得自家老板太厉害了。
这些天,他们才知道老板在交大读大一,机械专业。
这还没毕业呢,已经会设计产品了。
“这一台试验通过的话,你们就按照45千瓦的地泵进行仿造出更大功率的地泵了,比如60、75、90千瓦。”
两人交谈间,过了一会儿,出口终于流出混凝土,一段一段。
方柏加大功率后,s管交换频率大,活塞运动更快,混凝土输出频率更快了。
打出来的混凝土,又继续被运输到漏斗中。
方柏亲自检查,发现泵送效果不错,泵管没有泄露。
员工看到一直一脸凝重的老板终于露出笑容,知道试验成功了,大家也忍不住欣喜祝贺老板。
“老板,恭喜。”
“还不能高兴过早啊,如果真正使用上百个小时还能这么稳定,泵管磨损不大,这才说明真正成功了。”方柏笑呵呵说道,但抑制不住内心的欣喜。
持续工作了一个小时后,测试结果出来了。
最大功率工况下,每小时输送速度可以达到38.6方混凝土。
如果混凝土供给稳定,可以达到40方以上。
当然,这跟输送垂直高度仅仅20米有很大关系,如果垂直高度更高一些,输送效率低一些,但不会影响太大,毕竟缸运动频率是固定的,吸入和推出体积都是一样。
也就是说,比设计要求的每小时30方还要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