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马奔腾,砸的脚下的地皮颤抖。
大西军这边的两员大将金声恒和刘进忠,一边一个压住阵脚,两员将铁盔铁甲,手中的大刀在太阳下闪着夺目的光芒。
二人都是多年的流贼,与明军作战也不是一次了,打了十几年了,此时他们的脸上都充斥着对明军的无比仇恨。
一个是反对朝廷的农民起义军,另一个是朝廷的大军要剿贼。
双方针锋相对,势不两立。
尤其这次大明武帝亲征,明军剿贼更是气势如虹,比当年杨嗣昌四政六隅十面张网更加来势汹汹,所向披靡。
大明武帝亲自出马,收拾了满清鞑子之后,李自成和吴三桂,马士英等接连败北。
除去满清鞑子不讲,实力最强的大顺军已经烟消云散,他们大西军能不能顶得住,就看这一次了。
现在武昌已经沦陷,还好有平东王孙可望坐震,有数名武林高手暗中帮忙,这是他们的信心和底气。
一看明军到了弓箭的射程范围之内,金声恒和刘进忠同时下令,顿时万箭齐发。
漫天的箭雨遮天蔽日,如一片乌云,一齐飞向冲过来的明军。
冲在最前面的明军将士纷纷中箭落马,有的将士中箭栽落马下,有的是战马中箭翻倒在地。
有的连人代马顿时被射成刺猬。
明军的伤亡顿时难以计数。
但是名军早已不是乌合之众,他们训练有素,尤其是跟随大明武帝崇祯以来,几乎是天天打胜仗。
明军士气高昂,战斗力更是爆棚,包括那些投降的兵将,都愿意为大明朝、为崇祯甘心情愿赴死。
因此虽然冲在前面的兵将伤亡惨重,但是却丝毫不影响后面的军队冲锋陷阵,倒下一批,又冲上了一批,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又冲上来,这才叫前赴后继。
不过眼前的几万大西军,也不再是乌合之众的流贼作风。曾经的八大王张献忠也是这样,他的兵将大多都是骑兵,见到明军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跑,因此明军称他们为流贼是非常形象的。
不过眼前这些流贼也能打硬仗了,看到明军个个悍不畏死,瞪着包子死的眼睛,同仇敌忾的杀过来,他们硬是不跑。
眨眼之间双方相距不足50米,对于骑兵来讲,这是个非常近的距离,也就是在几个吐息之间就能够冲到近前。
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金声恒和刘进忠,命令弓箭手停止射箭,把大刀往空中一举,大西军对冲过来。
眨眼之间,两军就拼杀到一块儿。
刀光剑影,人头滚滚,惨叫声声,人喊马嘶,很快偌大的战场就分不出个数来了。
而且这些兵将也不叫喊了,因为他们留着力气用于杀敌,根本顾不上叫喊了。
兵器的撞击声,利刃透甲进肉的声音,鲜血如泼,死伤遍地。
此时的刘肇基带着亲兵卫队也杀上来了,手中的大砍刀,上下翻飞,神出鬼没,大西军的兵将碰上死挨上亡。
刀马所过之处,竟无一合之将。
刘肇基正杀的兴起,死在他手下的大西军将难以计数,此时他的甲衣,脸上,征袍全都被鲜血染红。
这时金声恒杀了过来,他手中的大砍刀也是鲜血淋漓,不知道杀了多少明军将士。
混战这种刘肇基和金声恒就冲到了一块。
咔嚓一声,金声恒的大刀正剁到刘肇基的刀杆上,这口大刀被蹦起3尺多高,今声恒被震的虎口发烫,两膀发麻。
才知道这员明将不好惹。
金声恒抖擞精神再次冲向刘肇基,手中的大刀施展开所有的路数,像云片一样斩向刘肇基。
刘肇基此时越战越勇,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战神一般。
因为他和黄德功已经在皇上面前立下了军令状,不拿下宜昌绝不收兵。
因此他把大刀舞的呼呼挂风,刀刀不离金声恒的脑袋。
就武力修为而言,刘肇基是炼体金7层的武将,而金声恒才是炼体境6层的悍匪。
因此两个人的武力修为差着一层。
武力修为一层之差就是天壤之别。
因此两个人交战没有10个回合,金声恒就顶不住了,只累的盔歪甲斜,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被逼得连连后退。
刘肇基绝对有把握,5合之内就能把敌将劈于马下。
但就在这时,另一员悍匪冲到了眼前,正是张献忠手下的大将刘进忠。
刘进忠掌中也是一口刀,杀法骁勇,而且论武力修为,他也是炼体境7层,与刘肇基是同一个层级。
刘进忠和金声恒二打一,刘肇基此时玩命了,力敌二将不落下风,三员大将杀了个难解难分。
此时离战场二里地远的高坡上,有一片稀稀疏疏的树林,树林中有有20余人全都骑着马,为首的正是大明武帝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