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占山心中忐忑,早就已经迫不及待。
跟杨占山心情同样的人不在少数,这是鲲龙从设计之初,一直走到现在,第一个正式的实验,也是验证鲲龙飞机机翼,是否符合强度的关键,这第一仗必须打赢才行。
杨占山目光深邃地看着刘海洋,“那刘工,咱们就先去实验室吧,实验做完收集数据,从前期的准备再到后期结束,忙完了,也差不多该到中午吃饭的时间了,如果说实验完美成功,那咱们中午在单位食堂,简单的举行一个小型的宴会。”
“如果实验,有什么差错意外,别说是中午了,晚饭我可能都顾不上吃,到时候还可能,需要刘工帮忙一起,寻找问题的原因呀,指导工作啊。”
杨占山并不是心里没底,只是这是第一次之前毫无经验。刘海洋是代表周旭东而来,肯定带着周旭东的一些嘱托。
任何人面对未知都会有恐惧心理,人的恐惧来源于未知。
杨占山早就跟食堂的负责人说好了,中午饭菜要准备得丰盛一些,为的当然是犒劳他的工作团队。
但这是在鲲龙的飞机机翼实验,顺利完成的情况下,如果还没有达到设计负荷的百分之一百二十,承受不到这个力度,那整个飞机机翼制造是完全失败的,别说吃一个简单的庆功宴,最近几天杨占山可能连饭都吃不下去,在单位同事领导面前,也抬不起头。
杨占山就是逼迫自己处于极度的紧张状态中。
“杨工你想得太多了,我觉得没问题,不要心理压力,思想负担过重,放在肩上的包袱负重前行吗。鲲龙的设计又不是不允许出现差错,只要及时的纠正就可以了,走到现在这个程度,我们已经是成功了,我们要做的就是挑战自己,迎接更大的成功而已。”刘海洋感觉杨占山对这次实验太重视了,他也是杨占山从机场接来的最后一个人。
“刘工说得可真好啊。”杨占山主动打开商务轿车的车门,请刘海洋先走。
刘海洋也没客气,就率先走出了车门,“这其实不是我说的,是我的老师周旭东不止一次地跟我说,慢慢地我都记住了,相信你也知道,鲲龙就一开始的飞机模型设计,并不是现在的样子,后来我们加入了修正常数的概念,这也算是一个不小的错误,周老师也觉得没什么,犯错误不可怕,有问题就解决问题,主要我们向着胜利的方向距离,成功越来越近就可以。”
“要我说,鲲龙重大的项目,总设计师还真的是周旭东,放眼全国没有人比他更合适了。”杨占山也读过周旭东的很多论文,经过周旭东讲课,对周旭东也算是了解。
“周老师自己却不这么说,周老师觉得自己很幸运,能有这样的机会,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吧。”
刘海洋看到前面的生产制造车间厂房,有很多工人陆陆续续地进进出出,房门上一条横幅上面的字特别显眼。
预祝鲲龙飞机机翼,压力强度静力实验测试,圆满成功。
这种实验,前期要设计技术方案,还要制作实验机翼,再通过升降机连着各种刚性绳索,不断地加大力度,直到达到设定的负荷量,测试飞机机翼的强度,试验之后还要分析数据,写实验结论报告。
鲲龙在后期还要进行,整个飞机的静力试验,这个难度会更大。
目前进行的是飞机机翼,后续还有飞机的机头和机身中段,以及飞机机翼,连接部分整体的实验,现在进行的飞机机翼静力试验,只是小试牛刀。
测试一下这种特殊的制作材料,制作成的飞机机翼强度能有多高,相当于是抛砖引玉,为后续的飞机机头机身中段,T形尾翼等等的设计制造,提供技术支持。
杨占山带着刘海洋走进实验现场的时候,这里几乎可以用,人山人海人头颤动来形容。
现场几百人将实验现场,几乎围的水泄不通,厂里飞机机翼涉及生产相关的所有人员全部来到了现场,加上鲲龙相关生产制造领域方面的专家,以及其他的厂商技术合作方,材料供应商等等这些跟鲲龙,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人非常多。
杨占山看了看手表,时间还来得及,现场人虽然非常多,可疏散通道和工作通道,却无比畅通井然有序。
“刘工啊,看看有多少人,这要是出什么乱子,你说我这张脸还往哪搁?”杨占山自嘲道:“我这也是四五十岁的人了,这老脸也得要啊。”
参与现场实验的相关工作人员,都统一穿着蓝色的工作服,带着白色的安全帽,一名员工拿着两个白色安全帽,朝着杨占山走了过来。
“杨工,戴上安全帽。”这名员工,顺手把另外一个安全包给了刘海洋,他是今天实验现场的安全员,第一安全直接责任人。
刘海洋戴上安全帽,“谢谢,这样挺好,我也能近距离观摩,周旭东老师跟我说要让我现场录制视频呢,这虽然赶不上鲲龙,陆地首飞壮观,但也非常有纪念意义呀,可惜周老师身体不太好,实在是不能亲临现场,不然他说什么也会亲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