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满足自己的虚荣感。 如果他像前世的王杰一样,那还有什么意思?所有人都是敌人,没有一个朋友,那还不如跑路到其他地方算了。 所以,九十年代初的时候,王杰还算有名气。 在九十年代,本来他是率先火起来的,但是因为这些问题,反而被四大天王压了下去。 如果能圆滑一点,搞不好就是五大天王也说不定。 而且,你就算去深山老林大喊自己是巨星,是天王,是国王,是外星人,只要不被人发现,那都没人反对你。 但是一个人的自嗨,真的有意思吗? 没有歌迷的尖叫,演唱会还是演唱会吗? 没有人一个人看见的成功,还能算成功吗? 所以除了好歌好曲之外,还要有不错的人际关系,这些现在杨景明都还在布局当中,尽量多交一些朋友,不与人为敌。 当然,如果有人来踩他,那他也不会客气。 聊了一会儿,陈淑芬和陈晓就离开了,说是要准备接下来去欧洲宣传的事情,而黎小田把杨景明单独留了下来。 黎小田将方逸华的话润了一下,然后转述给杨景明说道:“阿明,方总的意思就是这样,如果你能续约的话,今年的分成还能提高零点五,如果发展一直好下去,来年就会给你换合同,公司最后能给你四成。” 杨景明听到续约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想着拒绝。 但不过他还是露出思索的表情,假装考虑了一下说道:“黎总,我觉得现在挺好的,续约的话,还是等两年后再看吧。” 虽然能提高分成,但是他却不愿意再把三年的时间签在华星唱片。 而且,华星赚得少一点没关系,现在自己在国外有了突破,那就多发行一点外文专辑。 如果华星压着他不给他提高待遇,那一年两张专辑,随便混日子就可以了。 按照方逸华的意思,不签约就不给他提高分成,能吓得住谁? 其实以他现在的名气,合同达到张国荣那个等级也说得过去的,而且他的专辑,所有歌还都是自己搞出来的,又不是公司从其他创作人那里邀来。 他第二张粤语唱片,一直磨洋工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在这。 黎小田对于杨景明的反应也猜到了,不过他不是老板,在华星的权利虽然不小,但是给一个红星的合约分成,还是需要上头答应的。 他们的权利,只在小明星,能给出的合约,只在两成以下。 所以,当初陈淑芬答应给杨景明两成,已经是他们最大的限度。 黎小田起身拍了拍杨景明的肩膀,说道:“不同意也没关系,只要你还有价值,那公司就不会压着你,别担心,后面如果有机会见到邵爵士,那我再和他谈一谈,不过不要抱有太大的希望。” 他想找邵逸夫的原因,除了杨景明之外,还有关于张国荣的。 眼看张国荣下年年初合约就要到期了,但是现在都没有签约的意向,身为华星的音乐总监,他着急啊。 张国荣谈不下来,那杨景明就会是下一个,还有阿梅,罗文和今年刚签进来的甄妮等等。 不过罗文和甄妮两人是五成,比张国荣要高一成,他已经是行业里最高的分成了,只要华星给的歌够好,那么跳槽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张国荣不一样,伯乐陈淑芬要走,公司给的分成又低宝丽金给谭咏麟的一成…… 现在杨景明都天王了,还是两成的合约,想要提高一点,还要被人签下续约的合同,这…… 黎小田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现在的心情,反正不是滋味。 如果公司的红星走得差不多了,那他这个音乐总监当着还有什么意思,好不容易将华星唱片从一个小公司发展成如今的大好局面,他真的不想看着它衰落。 有着TVB当靠山,华星唱片的造星是很强不错,但是如果没有了当家的台柱子,那就是一个没有嵴梁的人,随时都有可能会倒下去。 杨景明点点头,和黎小田聊了一下粤语专辑的事情,然后就告辞离开。 想到提高分成收入附加的条件,杨景明微微摇头。 老板想赚得多是没有错,但是不能一直压榨员工,公司想要发展下去,那就要让员工有足够的动力,怪不得邵氏电影会被嘉禾打败,怪不得华星唱片最后会因为亏损而被拍卖。 相比起嘉禾电影几百万港币签约巨星,邵氏电影几万块实在是太少了,就连人家零头都达不到。 还有今年又重新翻红的狄龙,也是因为邵氏电影倒闭,再加上年纪大了,然后才被辞退,但是TVB那边肯定想不到,不到一年的时间,狄龙又重新站了起来。 当然,嘉禾电影也很烂,但是在这个比烂的年代,其经营模式和大方程度比起邵氏电影要强不少。 想到邵氏电影已经收缩业务,即将停产,永盛公司要下年才成立,而现在的新艺城影业之后会慢慢走下坡路。 邵氏院线转到德宝电影,随着嘉禾和新艺城影业的挤压,其他的一些小院线也在陆续拍卖中,杨景明心中一跳。 八十年代末真是一个好时机啊! 钱还是太少了,一定要赶紧多存点现金,等时机到了的时候,最起码能将院线拿到手。 只有拥有院线的电影公司,才不会被别人扼住喉咙。 邵氏院线是别想了,现在自己钱还不够,而且已经被富商潘迪生拿下。 德宝电影公司由洪金宝和岑建勋于1984年创立,但他们很快又将公司卖给富商潘迪生,潘迪生又说服邵逸夫将邵氏的院线转让给德宝,以对抗嘉禾。 所以说整个八十年代,嘉禾、新艺城、德宝三足鼎立,它们周围还有一些小的独立电影公司,但是不足以撼动三个大老的地位。 进入九十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