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手,然后看向周家小子,不提其他的话,他是越看越满意,这小子根骨好的不得了,好,比他家两个儿子还要好。
“阿绪,过几天游学东西都准备好了吧。”安定侯问道。
“回伯伯的话,已经准备好了。”周绪道。
“嗯,路上小心,章柳台是个适宜游玩的好地方,离京城也不远,一来一回,一个半月也差不多了,到时我让李教头护送一下你们。”
“都听伯伯的。”周绪点头道。
到了出发那天,洛兰特意穿了方便活动的圆领袍,背上小竹箱,高高兴兴的出发了,周绪望着兰兰妹妹,笑眯起眼,少年郎意气风发,也背着一个大号的竹箱子,步伐矫健,像一阵风。
陈夫子捋须看着书院学生,他家人比较多,带了自己的夫人还有女儿女婿,一家四口,再加上两个学生,还有候府赞助的那些武艺出众的教头,人数也不少了,如此,在盛夏阳光的一个下午,他们出发了。
一路游山玩水,洛兰从离开了京城之后,感觉整个人都自在了不少。
他们人多,走的也不快。
周绪一个仆人也没带,来的时候阿爹阿娘殷殷叮嘱他好些事情,早就被他忘记了脑后。
一日。
他们行至山间,意外发现了一处无人的野庙,庙里无人居住,小庙两旁的对联经过风吹雨打,早已看不清字样,进入庙内,庙里神像上的彩绘斑驳的不成样子,屋顶瓦缝遍是蜘蛛网,灰尘呛人。
洛兰掩着嘴巴咳嗽几声后,先在庙外小院里搜集到一堆小细柴火到堂内,然后掏出火折子点燃,等火燃起来之后,她走出去,看了看外面的黄昏,极目远眺,只见薄雾从生,青翠朦胧,群山绵延,陈夫子他们一家都是文人,此刻也正在看着如斯美景。
风景是真好啊。
她笑了笑,拿起一根木棍,先在地上扫荡一圈,让庙里那些可能存在的蛇虫鼠蚁都离开,然后又举高胳膊,烧了烧那些蜘蛛网。
陈夫子一家拿出瓦罐碗勺等物,已经在做饭了,洛兰忙好以后,就想去帮忙。
“兰兰你就歇着吧。”陈夫子的妻子拉过这个女学生的手,用帕子擦了擦她的脸:“刚才你忙完了,现在就轮到他们去做饭了。”她又仔细翻看了一下洛兰的掌心,见前几天用火折子不小心烫的泡子已经消了,这才放心,她道:“女儿家的手要好好保护,药膏还有吗?”
“有的。”洛兰道:“已经好的差不多了,我已经会使用火折子了,您不用担心。”
正说话间,李教头他们回来了。
萧洛兰先是惊喜后是疑惑:“李叔叔,山君哥哥呢?”他是和李叔叔一起去弄食物的。
“那小子说要去采些菌菇,我让王大和他一起去了。”李教头道。
兰兰还是有些不放心,她站在门外,看了看天色,又等了一阵,就在她着急的时候,山君哥哥终于回来了。
“山君哥哥,你回来了!”她去迎接。
周绪背着弓箭,拎着一小筐的菌菇回来,山里到了晚间雾气重,让他的头发肩膀湿漉漉的,他放下小竹筐,里面满是鲜嫩的菌菇笋子,从里抓出一个野鸡来:“兰兰妹妹,今晚吃小鸡顿蘑菇。”
“山君哥哥。”萧洛兰皱着眉头:“我们现在在山里,下次不能这么晚回来了,我会担心的。”
周绪心里暖洋洋的:“我知道了。”又看了看兰兰妹妹的手,心疼道:“等我回来再点火也不迟,万一再燎了小泡,会留疤的。”
两人进屋,又是一顿饱餐。
饭后。
两人躺在各自的席子上看星星。
洛兰身上盖着一张厚实的毯子,几乎可以当被褥使用了,她看着天上的星星,夜幕繁星如此之多,形成了一条蜿蜒的银河。
“山君哥哥,过几天就要到章柳台了。”
“听说章柳台有仙桃节,等我们过完仙桃节再回京城。”周绪手枕着脑袋,也在看着星星。
“好啊。”萧洛兰道,李教头听着两孩子两小无猜的话,也露出一个笑容,周家小子这次出游的东西准备的东西十分齐全,平常不离身,时刻看顾着兰兰小姐,显然是把兰兰小姐的安危放在第一位,才十三岁的少年郎,很不错了!
算是看着周家小子长大的李教头,对于兰兰小姐和周家小子,他私心觉得两人就是天作之合。
到了章柳台之后,萧洛兰在这里玩了五天,才念念不舍的回去,临走之前,买了一堆章柳台产的仙桃,这些脆桃个大粉皮,一口咬下去,满口桃子的清甜,吃起来又不是很硌牙的那种,带着点软糯,她想给家里的阿爹阿娘和哥哥们尝尝,还有山君哥哥家的伯伯伯母他们,要送的人太多了,小竹箱堆的满满当当的。
凑巧的是,他们回去时又要夜宿在了那间野庙。
不过,与来时的天气不同,他们还没到住处就被淋了一身雨,哪怕有蓑衣,山里雨水还是噼里啪啦的往身上砸,砸的人睁不开眼睛,再加上山路泥泞,兰兰被这突如其来的大暴雨砸的那叫一个郁闷。
周绪正想要背兰兰妹妹,忽然停下了脚步,他耳朵动了动,平静的向前走了几步后,借着拿伞的动作朝后面小道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