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算一下,在洪武年间,海禁刚实行不久,还没有那么多的华夏人加入倭寇,估计倭寇中,至少有七成是倭人,剩下三成是华夏人。 但到了嘉靖年间,这个数字就反过来了。 成为倭寇的,基本上都是大明朝的沿海商人之类的。 朱元璋的片板不得下海,导致从前靠着远洋贸易的小商人们走投无路了,干脆就将自己的货船改成了海盗船,四处劫掠。 “所以,海禁必须解除。” “海禁存在一天,就会有更多的大明百姓,加入倭寇。” “开放海禁,虽然会让大明的百姓有危险,但至少,可以减少海盗的活动。” “一旦海禁解除,那些有船的大明赤子们,便会重新开始经营远洋贸易的生意。” “而他们不仅经营着远洋贸易的生意,又因为以前也当过倭寇,所以对倭寇也极其了解,敢打敢拼,不至于被倭寇打劫。” 听到这,朱元璋这才恍然大悟! 对啊! 说的对啊! 说的太好了! 这才是完美的解决之策啊! 海禁不仅不会帮助沿海的百姓,反而会害他们也成为倭寇! 咱怎么就没想到呢?! 想到这,朱元璋看向朱英雄的眼神,更加的喜爱了! 不愧是咱孙子啊! 这想法,就是独特啊! 雄英啊! 雄英! 爷爷总算是后继有人了啊! 朱标也一脸满意的看着朱英雄。 心中,也是同样的想法。 “爹终于后继有人了啊!” 这个时候,朱允炆虽然作为皇长孙,但还没有正式被册立为皇太孙。 也就是说,朱元璋随时随地都能把朱英雄给请回去当皇储。 朱标一想到朱允炆那个熊孩子,心中就十分的复杂! 虽然说,手心手背都是肉。 朱允炆也是自己儿子。 但朱标一直都认为,朱允炆没有资格继承大统。 至少,目前还没有资格。 现在的朱允炆,虽然整日读书,也有了点皇储的样子。 但跟朱英雄比起来,朱允炆事事都实在是考虑的不够周全。 这时,朱标又开口道:“没想到,朱大人还是一位治世之能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