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淡风清 > 女生耽美 > 明末:草根皇帝 > 第134章肥猪上门却之不恭

第134章肥猪上门却之不恭(3 / 4)

超过一米六五,程世杰非常不习惯明朝的计量单位,比如说,一斤十六两,粮食和面粉之类的东西,都用“石”作为计量单位。

长度单位是寸、尺、丈。

程世杰本来想过要把后世计量单位搬过来,可是转念一想,大明的工匠和百姓,早已习惯了尺、寸、丈,步等单位。

也习惯了升、斗、石这样的重量计量单位,如果非要把后世的单位挪过来,那就非常不习惯。

再想到大不列颠这个弹丸小国,可以把他们的英尺,英寸推广到全世界,那为什么大明不行?

于是,程世杰在后世的一家五金工具店,专门订购了一批卷尺,上面的刻度,直接取消毫米、厘米和米,改为丈、尺、寸、分、厘、毫的标准单位。

宁海军的新兵需要五尺两寸八分高,也就是约合(一百六十六公分)。其次还是体重,再瘦不得轻于一百斤。

达到了年龄、体重、还有考核耐力,这就需要考核者穿着宁海军制式的铠甲,拿着宁海军的制式长枪、狗腿刀、饭盒、携行具,全副武装跑一千步,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才能合格。

下一面要检查出身,最好是农家子弟,边军也行,家里经商的、当官的、地痞流氓、当土匪的一边等着,如果农家子弟里凑不够足够的人数,再从他们中间挑。

不过希望非常渺茫。

这一次不仅仅有东江军士兵跑过来参军,甚至连关宁军的士兵,也跑去参军。

……

就在程世杰开始在辽南征兵的同时,一辆马车驶进了金州城,这辆马车上镌刻着范字的云纹,身边跟着几十名徒手布衣的高大汉子,手掌上全是厚厚的老茧,肌肉发达,眼神凶悍,显然是他的保镖。

马车里的主人身穿蓝色的圆领儒衫,大约三十多岁,长得白白净净,眉宇之间透着一股书卷味,商人身上特有的铜臭在他的身上没留下什么痕迹,令人心生好感。

此人正是介休范氏的家主,晋商中的代表人物范永斗。

范氏在顺天府(张家口)做生意,传到范永斗这一代,已经是第七代了,在山西可谓豪门大族,根深蒂固。

范家家财虽多,但距离真正的豪门始终差那么一步。在明朝初立时,朱元璋便对商人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最大的限制便是严禁商人以及商人的子女亲属考取功名。在那个唯有读书高的年代,没有一个功名在身始终差点事情。

就在范永斗以弱冠之年,还没有接掌范氏商号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作为大东家,第一次率领商队与建奴交易,受到了努尔哈赤的接见。

并且赏赐了范永斗最珍贵的珍珠一斗,美女两名,在那段时间,范永斗受到了努尔哈赤的极高礼遇。

努尔哈赤赏赐范永斗美女和珍珠,究其原因,用现代的话来讲,明朝对建奴进行了严格的贸易制裁,禁止与建奴通商。而张家口,准确说来是在张家口做生意的晋商们,便成了建奴唯一获取物资的通道。

在搭建了与建奴的友好桥梁之后,范永斗与建奴的贸易额越来越大,特别是万历四十七年以后,建奴的日子虽然难过,一石粮食在张家口才四钱银子,可以卖给建奴却是八两银子,足足二十倍的利润。

到了天启元年的时候,粮价又涨了十倍,贪婪的范永斗,更是把粮食卖到了八十多两银子每石,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范氏商号分号建立了六百余家,为范氏服务的伙计和仆从多达三四万人。

而范氏的家产也超过了一千五百万两银子,一跃超过了原来首富曹三喜。

在崇祯四年十二月,辽东爆发了严重的雪灾,特别是崇祯五年的二月倒春寒,更让建奴雪上加霜,损失惨重。

在这种情况下,建奴只好利用他们从关内抢到的银子,从他们唯一的好朋友晋商手中买粮食、盐、丝绸和茶叶等贵重物资,当然还有钢铁和火药等违禁物资。

可问题是,从大同到张家口,再到沈阳,这一路足足两千多里。这两千多里运输粮食,路上的消耗实在是太大了,四十四万石粮食,到了沈阳,仅仅剩不到八万石,路上损失居然高达八成多。

由于北方大旱,粮食产量也低,加上流寇造反等诸多影响因素,范永斗购买的粮食足足花了一两三钱银子每石,这四十四万石粮食将近花了六十万两银子,可是收益却只有不到二十万两银子。

这本是暴利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六十万两银子,变成八十多万两银子,这本身就赚得盆满钵满了,但是,人的欲望和贪心是永无止境的,在听说程世杰在辽南屯了大量的粮食,他就决定从程世杰手中买粮。

要知道从辽南直接运输到沈阳,全程不到八百里,路上节省将近三分之二的距离,更为关键的是,这条商道不用经过蒙古人的地盘,也不用向蒙古上人缴纳保护费了。

进入金州城,范永斗透过车窗,观察着这座崭新的城市,这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街上的店铺里,货物非常多。

最新小说: 恣意生长 白眼狼的亲妈不干了[九零] 诡异世界商业街团宠街长 听爱(原名:于无声处) 万人迷穿进向哨乙女世界后 失忆alpha老公总想给自己种草 我把尸骨井当门串 甩我后,鲛人揣崽求复合[gb] 乙游女主始乱终弃后 [汉]穿成武帝家的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