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现在还不知情,毕竟礼部的奏折走的是官道,要是到的话也到明日了。 哪里有锦衣卫跑得快? 那锦衣卫跪在地上一时之间有些不知所措,虽然他也觉得那样做很解气。 可这毕竟是关于两国的邦交的,要是实话实说的话,朱元璋一定会大发雷霆的。 不过自己要是不说,恐怕这颗脑袋就保不住了。 “陛下,奴才认为这件事情有好有坏,不知陛下先听哪个?” 听到锦衣卫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朱元璋愣了一下。 一个奴才竟然敢跟自己这么说话,刚要发作,突然想起朱格平日里对待这些锦衣卫还不错。 兴许是这些家伙有意偏袒朱格。 想到这里的时候,朱元璋心中一暖,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在这个大明朝中,锦衣卫只能偏袒朱标跟朱格两人,除此之外换做谁都不成。 “哼,让你监视朝中,你倒是跟咱卖上关子了,先说坏消息,然后再说好消息。” 朱元璋摆了摆手,他倒要听听自己的这个眼睛是怎么说的。 那锦衣卫很是恭敬地又拜了一下,然后直起身板,清了一下自己的嗓子。 “启奏圣上,这坏消息是西洋使者离开的时候满目愁容,这次两国之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合作。” 听到锦衣卫这么说,朱元璋却是摆了摆手,他现在可没必要跟这些西洋人合作什么。 这倒不是他自大,之前的时候让朱格给自己好好讲过现如今世界各国的发展。 如今大明朝不管是民生实力还是综合国力那都是数一数二的。 不管哪方面都是遥遥领先的,哪怕是合作也只能是一些经贸上的合作,现在他们都已经打造了那么多的船只。 他自然也看不上平常的那些合作了。 西洋人愁眉不展的回去对他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事情,两国之间的合作更是不值一提的。 “这就是坏消息了?” 朱元璋有些不敢相信,这要是坏消息的话,那好消息不得劲爆成什么样子? 锦衣卫挠了挠自己的脑袋,这已经是最大的坏消息了。 “圣上,这便是奴才所说的坏消息。” 锦衣卫一脸恭敬的开口说道,可是谁知道朱元璋摆了摆手。 “好了,那你还是直接说好消息吧,好消息又是什么?” 朱元璋现在有些期待了,不知道这好消息能有多么让他兴奋。 “圣上,好消息就是,朱大人并没有在议事厅接待那些外国使者,而是在江口的大船之上接待的。” 朱元璋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根本没有在意,不管是在哪里接待的,只要接待了不就行了? 不过转念一想,按往常的礼数来说,接待外国使臣一般都是在大殿之上。 怎么会选择船上呢? “你跟咱好好说说,这到底是为什么?” 反应过来的时候朱元璋愣了一下,那些西洋人能够带来什么利益,他自然是不关心的。 可是要是因为这件事情让西洋人认为他们大明是个野蛮之辈,那就不好了。 “陛下,朱大人选择在我大明的神威龙船之上接见那些外国使臣。” 锦衣卫话音刚刚落下,朱元璋直接从椅子上坐了起来。 “那些使臣难道就没有什么意见?” 朱元璋一个眼睛大一个眼睛小,直接凑到锦衣卫的跟前开口问道。 “有,他们当时还跟朱大人起了一些争执,不过朱大人用我大明朝最新研制的火炮给压制下来了。” 锦衣卫说到这里的时候突然自豪了起来,用实力压制才是他们大明应有的风度,哪能跟那些西洋人虚与逶迤呢。 朱元璋听到这里心中竟然有种莫名的兴奋,自己的这个儿子可是遗传了自己这股子狠劲了。 虽然说做法上面多多少少有些不妥,但是为什么听上去这么让人高兴呢? “哈哈哈哈,果然果然,” 朱元璋莫名其妙的笑了起来,那锦衣卫一脸茫然地看着朱元璋,一时之间竟然有些茫然了。 “好好好,这样吧,你现在就回去,亲口告诉朱格,让他给咱把道德经亲自抄上三本。” 虽然说他高兴了,可是朱格的做法也确实有些欠妥,自己这个做父亲的,而且还是一国之君,还是要好好教导教导他的。 锦衣卫听到之后哪里还敢帮着朱格说话,当即就跪在地上领旨谢恩。 等到从房间里面出来之后,锦衣卫隐隐约约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