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可莞尔一笑,夹了口麻婆豆腐放在王毅碗里,笑着说:“快吃饭吧,待会早点回去,你争取早点把手上的活做完。
今天可是周五了,早点下班。”
王毅一听急忙大大扒了两口饭。
回去的路上周可还是在地铁站附近把王毅放下,自己开车回了公司。
这些日子她事情都不多,一切在可控范围内,反倒是各个负责人忙了不少。百无聊赖中,周可突发奇想,都说宇宙的尽头是考公。
考公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年她毕业那会,大家都一门心思去大城市,或者找个公司上班,很少听人说要考公务员的。就算是有,往往也都是那些学习不好的,默认为在社会上混不下去的,才去考公务员。
可是现在,考公怎么有种愈演愈烈的趋势呢?
她先上网简单查了一下。
原来考公务员竟然有这么多说法。
首先,大家说的公务员,具体细分的话分行政编和事业编,行政编就是国家机关单位那种,事业编就是老师医生那种。
从编制上来说,行政编>事业编。所以行政编的公务员大多竞争很激烈。
在行政编、事业编中间,又衍生出一个参公的说法,就是考核什么的按照行政编走,但是编制是事业编,属于二者中间的一个存在,竞争也很激烈。
从考试上来说,行政编和参公的岗位,由国家国考和省考来进行选拔,每年都有固定的时间限制。
如国考,报名时间固定在每年的10月下旬,考试时间则固定在每年的11月第四个星期日或者12月的第一个星期日。
国考能报考的岗位大多要求应届毕业生,且对学院、专业有很高要求。因此也是公务员考试中最难的一个。
省考则是在国考之后,每个省的公务员考试,一般在3、4月份左右,每次都会提前发公告,公布具体时间。
省考相对国考来说,要求没有那么严格,职位更多,但是竞争程度往往也是200:1甚至更高的这种。
周可查了一下去年国考、省考公布的职位表,发现这个东西单从报名来说,她已经被严格筛选,能报的岗位寥寥无几。
她是大学本科、心理学专业,非党员,国考全北京她能报的岗位一个没有,先别说考试什么的,首先她就没有报名资格。
要么要求北京户籍,要么要求党员,要么要求硕士,又或是专业、应届……这么多条,她是一条一条的被干掉。
就算放眼全国,也只有西藏阿里一个边远地方有一个三不限岗位(不限学历、不限专业、不限户籍。)
而她又不可能去,所以说国考,她没有入场资格。
再看省考,招心理学专业的只有监狱这种地方,姑且先不说监狱那个地方就是里面的人在坐牢,外面的工作人员其实也和坐牢没有太大区别。
单从视力上,这一条周可又被干掉了。
报考监狱系统公务员,视力都是有要求的。单侧裸眼视力低于4.8,不合格。
周可作为一个从初中就开始戴眼镜的人,一开始还觉得戴眼镜看起来很好看。现在一看,完蛋……
这样一来,她只能再次将目光放到三不限的岗位,可是考过试的人都知道,正是因为这个岗位是三不限,所以有太多太多大学瞎报专业,不知考公为何物的人,都转头报这为数不多的三不限岗位。
一个岗位报名人数有的多达上千人!
这竞争压力……不容小觑啊……
哎……周可无奈摇了摇头,要是她早知道学心理学这么垃圾,她是拼了命也要重读的!她上大学那会,怎么就没有张雪峰什么的呢……
既然国考没资格,省考竞争太大,周可又看了眼事业单位,好嘛,也是各种条条框框,只不过报考时间就更随心了一点。
只是很可惜,能报的依然有限。
周可在为数不多可报名的岗位上,随便选了一个三不限的岗位,点开一看,录取分数笔试142.8。
看起来不高啊?她第一时间反应。
公务员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通过才有资格面试,可是光这个笔试,在目前这个竞争压力下,就够学他个一两年了。
笔试又分为行测和申论。然后行测又分为言语理解、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和数量关系。每一块又细分很多小知识点。
申论则为根据题目所给材料,进行自己的理解分析和回答,类似于语文写作文,只不过要求更加偏实操和工作模式。
行测和申论分别每科100分,总分共两百,这样的话142.8不算高吧?连150都没到。
周可心里暗暗起疑,以她多年的考试经验来说,这种考试,厉害的不应该直接逼近满分吗?
带着轻松拿捏的心态,周可直接在网上下载一套试卷,按照规定时间2小时答了起来。
同时钉钉告诉韩燕:“我有重要事情要处理,不重要的事你先拦住,重要的再进来。”
说完便摩拳擦掌对着新鲜出炉的试卷开始答了起来。
她按照试卷的顺序,先从数量分析开始答起,学过初中数学的基本就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