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却小,设计的繁复到有些难系。然而在他手下一切都乖得很,修长的手指一路顺畅无阻地扣到底。 他甚至不必紧盯着手下的动作,眼睛瞧着她的脸,道:“由师叔脾气差,以后当着他的面乖一点。妙兴放你一次不难,不可能次次都帮你。” 一段话落在言九耳朵里就剩了“妙兴”两个字,她眨眨眼,带着几分恍然,道:“不说我都忘了,我还要去找妙兴师兄。” 杨烈手下的动作一卡。 我说这么长,你就得出这么个结论? 她能说的话太多了。 一上午不见,你去哪儿了? 你怎么会去唐同壁家里? 你怎么知道我被由师叔骂了? 她都不问,反而提起了唐妙兴。 杨大少爷突然有点堵心,负气应了一声,应得又短又急,言九好像都没听到。片刻,他又淡淡道:“打算吃什么?” 他中午回来,找了她半天就是要带她去吃饭,结果被中间这点小插曲给耽误了。 不提还好,一提言九又想起了杜佛嵩端给她的那碗饭,表情霎时就扭曲了。她脸色难看,摇着头道:“不想吃……” 杨烈有些意外,挑了挑眉,大致猜得到是什么缘故。他起身,把进屋时就泡上的茶倒了两杯,一杯递给言九,自己持着另一杯在床边的凳子上坐下。她两手捧着瓷白的小盏,低着头浅浅啜着。杨烈背脊挺得直,垂眼瞧着她,呷了一口茶,神情漠然,道:“就这么着急见你妙兴师兄?” 他知道她不是为此,却还是忍不住出言嘲讽,语气尖锐刻薄得他自己都觉得有些过了。 言九抬眼看着他,笑了一下,应道:“嗯。” 杨烈:“……” 四目相接,她眼睛睁得圆溜溜的,含着促狭的笑意,要等着看他的反应。情知她是故意的,杨烈还是忍不住攥紧了手里的茶盏,面上却依旧冷静自持,也回了声:“嗯。” 言九觉得有些无聊,转而问道:“几点了?” 杨烈放下茶盏,从怀里取出怀表,递在她脸前让她自己看。细细的滴答声里,杨烈慢慢开口道:“妙兴……没看起来那么平和。”他无意编排自家师兄,只想提醒她。于是斟酌着字句,尽量说得好听婉转些,“静水流深,和他交往你自己多留个心眼。” 言九深以为然:“同意。” 她想也不想就认同了,杨烈却反而沉下脸,心头生出几分阴郁。 唐妙兴为人表面沉稳温和,内里却百转千回。如染了浓墨的玉石,入手温润,一层层濯洗去,才发现怎么也洗不清。他的墨色不沾染旁人半分,只是顺着缝隙向内里钻,就是蛀空了,从外面也看不出分毫。 杨烈知道,是因为他与唐妙兴相识十载,有同门之谊。 她呢?她凭什么? 来路不明,却又对唐门、对一切了如指掌。 包括自己…… 他想起那时她颤着声音的一问:“你……你叫杨烈?” 距今已有月余,想来却还是惊心不已。 处处古怪,处处反常。 好像有意压下所有疑虑一般,他竟能对此避而不谈这般久,久得他险些习以为常——或许有一天他真能习以为常,却不是现在。 如同山洪陨泄,第一颗石子滚落,往后便不可挽回了。仅在精神上的一丝松动,他就找回了自己对她所有的怀疑,从细小的裂缝中喷薄而出。然而越是狭小的缝隙,风声便越是急促、越是尖利,呜咽呼啸,催促着他发问。 他早就该问了。 说是提醒她,又何尝不是试探? 说是提醒她,又何尝不是提醒自己? ——他早就该问了。 难道他没问过吗? 这想法爬出来时他忽然有些悚然。 杨烈缓缓起身,微凉的手指压上她纤细的脖颈,拇指抵住下颌,迫使她抬起脸。背着光,他一身凛然的寒气无比压人。 他道:“你不觉得你很怪吗?” 言九依然从容,甚至有闲心跟他开玩笑:“怪好看的?” 杨烈的手收紧了些,直截了当地问道:“你到底从哪儿来?” “师兄,”她叹了口气,一手摸上杨烈的手腕,又慢吞吞地向上抚着攀到手肘。隔着衣袖,她的手和杨烈的一样凉。她神色淡淡的,眉眼少见的低垂着,带着几分冷然。“刚睡过就这样,扫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