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援军都尉李信,拜见主帅!” 李信的自我介绍很累赘。 谁在军中自我介绍时还把我爹是谁谁谁挂在嘴边啊! 但姜明等人却都没有鄙夷之色。 李信的曾祖父曾任大秦左相,军功封侯。李信的祖父、父亲同为大秦太守,李信之父也因军功封侯。 除此之外,李信还有一个没出五服的堂叔正在敌国担任总司令。 如此将门世家在军中会得到将领们的先天喜爱。 且李信今年才刚满三十岁就已是都尉职,李信的个人实力也让他的吹嘘从拼爹转变成了老子英雄儿好汉! 嬴成蟜上下扫视了一眼李信,笑而拱手:“秦庄襄王次子、秦王政之弟、秦长安君、秦宗正丞、此军主帅,公子成蟜,见过李都尉。” 对于李信习惯性的自傲,嬴成蟜很理解。 但在本将面前炫身份、炫后台? 本将从未见过如此不智之人! 伱爹算老几啊,就敢跟本将拼爹? 李信脸上的笑容凝固了。 开口之前,李信并没有想那么多,他只是习惯性的在自我介绍时加上家世,结果这次他踢到铁板了! 而且还是比大梁城城墙更厚的铁板! 李信根本没有跟这座铁板碰一碰的实力,只能话锋一转的质问:“方才我军完全有机会再对楚军造成更大的杀伤。” “为何主帅却令我军撤军回城?” 嬴成蟜没有回答,只是道:“且随本将上城墙。” 李信七不平八不忿的跟着嬴成蟜一同走上城墙,便见嬴成蟜手指北侧:“看那里。” 李信顺着嬴成蟜的手势看去,便见一杆‘项’字大旗正处于北城与东城的转角外二百丈,并在迅速远离安陵城。 李信目露错愕:“楚军主帅不是增兵北城了吗?” “他怎的又突然遣兵来东城了!” “楚军主帅是意欲用精兵断我等回城退路?!” 嬴成蟜略略颔首:“若我军不及时回城,便再也无法回城了。” 李信心中忍不住的后怕,当即拱手:“是末将判断失误。” “请主帅责罚!” 嬴成蟜没有责怪李信,只是认真的说:“李都尉发现战机的目光远胜本将。” “但楚将项燕实乃老谋深算之辈!” “他所暴露的战机不一定就是真正的战机,或许只是陷阱,李都尉必当慎重!” 被嬴成蟜说教,李信心里有些不舒服,但他知道嬴成蟜说的是对的,便当即拱手:“唯。” 嬴成蟜温声道:“但也无须过于担忧。” “李都尉只需听令行事便是。” 李信肃声道:“此乃末将应尽之责!” 嬴成蟜见好就收,转而发问:“李都尉怎的也率军来援?” “莫不是王上下令增兵了?” 一连三问,李信只是从怀中取出一枚竹筒交给嬴成蟜:“此乃大王令,主帅观之自知!” 嬴成蟜当即接过。 匆匆核验了封泥印信后,嬴成蟜持刀拆开竹筒,倒出了其中竹简。 【我大秦已派出说客游说屈氏,长安君可固守城池,避免与屈氏血战。】 【然,战局变化无常,究竟如何施为当由长安君自断,王贲所部十万兵马亦归由长安君调遣。】 【寡人特许长安君临机决断之权!】 【十年四月六日,秦王政令!】 【兄已率军前驻新郑,弟务忧,若遇险,当从速向新郑方向撤军,不得有片刻犹疑!】 嬴成蟜:(Д)ノ 看完竹简,嬴成蟜瞳孔地震:“大王去新郑了?!” 李信点了点头:“算算时间,王上应会在两日之内抵达新郑城。” 嬴成蟜愤怒的呵斥:“他去新郑做甚?” “现下赵、楚、燕皆已出兵,新郑城距离赵国战场和楚国战场皆不远。” “大王身为我大秦的王,他怎能涉险!” 上一次本将问策,大兄直接杀奔雍城。 此次本将问策,大兄倒还有点理智,没有御驾亲征亲自来援。 可新郑也不是什么安全的地方啊! 新郑城距离安陵城仅二百三十里路。 楚军本就擅长急行军,奔袭两日即可直抵新郑城下。 且在原本的历史上,新郑可是在韩国灭亡后依旧爆发过新郑之乱的啊! 本将只是想问问大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