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朱元璋的黑料3(1 / 2)

明太祖朱元璋,这家伙简直是个宝藏……黑料宝藏,光是他的黑料就够人说个够了。

比如官员俸禄问题、宝钞问题、宗室待遇问题、军户问题,以及杀人问题,什么沈万三、徐一夔、文字狱、八股文、闭关锁国……基本宋元明清有的问题他都能背。

他不是钢铁侠、不是蜘蛛侠,他是……背锅侠。

先说官员俸禄以及宝钞问题,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明朝洪武年间的官,那真的是比囚犯还苦。

一个二品大员,一年的俸禄也就千余石粮食,这俸禄高吗?跟普通百姓比那是高到天上去了,但跟其他朝代的官员比,低,低得离谱。

但说洪武年间官员俸禄问题的时候,许多人却忘了说当时的物价、环境,以及俸禄是否有折扣。

比如明代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折俸,拿一些西洋东西折算成官员俸禄,折腾得官员欲仙欲死。

但是,洪武年间有折俸吗?这是一个大问题,虽然朱元璋定的俸禄低,但如果能全额发放,那真的低吗?

有闲人做过统计,明代的俸禄,也就洪武、建文年间是足额、军队粮饷也是,通通足额,所以,尽管朱元璋定得低,但他真给啊,他不糊弄人。

真正糊弄人的是谁?永乐皇帝朱棣,这家伙够损,眼看着西洋东西一船船往大明运,什么胡椒、香料的。

货物一多,稀罕物降了价,于是这家伙想了个损办法,拿他当俸禄发给当官的,要是完全按市场价格也算了,偏偏是按市场最高价格,于是官员无语。

他喵的,洪武皇帝都没这么坑过我们啊,你永乐皇帝怎么这么损?

一个笑话是这么说的,大明发工资,官员高高兴兴去领俸禄,结果到手一看……哦,胡椒啊、香料啊,贵是够贵的,但它能吃吗?自家老婆孩子吃啥?

永乐皇帝是不管的,于是当官的只能领了俸禄后再拿去街上叫卖……想想还有点乐是怎么回事?

这波是什么?是朱元璋给他儿子背锅,毕竟朱元璋身体倍棒,给儿子背个锅也不算啥!

宝钞同样,从宋朝开始,纸钞这东西开始发行,到元代同样发行,但元代的纸钞……嗯,只管印发不管市场,于是经济崩溃。

朱元璋学了这个制度,但洪武年间的纸钞并没有多离谱,一贯宝钞换七八成铜钱还是可以的。

宝钞崩坏是什么时候?还是永乐,因为永乐要干的事情太多了,疏通京杭大运河、修建北京城、六下西洋、五征漠北、南征安南、修《永乐大典》……

干成这些事情后,明朝没有崩溃,为什么?因为他用长远利益换了短暂辉煌。

许多人看明朝,尤其是仁宣治世的时候应该都会有一个疑惑,就是这个治世到底治在何处?

安南丢了,北方防线南撤,十多年没打什么大仗,但是似乎也没存下什么钱?毕竟战神土木堡之后,朱祁钰、于谦可是忙着到处补窟窿。

治在何处呢?答:一给永乐皇帝朱棣擦屁股,二给战神朱祁镇败家了。

熟悉明朝的人应该不会忘记唐赛儿起义事件,没错,永乐年间发生的,就是因为疏通运河以及修建北京,逼得老百姓快活不下去,所以造反了。

另外,宣德年间有一个名臣周忱搞了一个平米法,这个平米法是干什么的?还是给永乐皇帝朱棣擦屁股的。

因为朱棣迁都北京,但他没有考虑江南百姓的秋粮赋税问题,于是……曾经只需要交到南京,现在朝廷迁都了,百姓平白无故要多承担几千里路程的运输费用。

这是一个大问题,家里有点钱的还好,勉强能熬着,没钱的可遭老罪了,几千里路啊,你不可能自个跑去北京交粮吧?那就只能咬牙四处借钱凑一凑,所谓拆了东墙补西墙。

这是朱棣对仁宣治世的直接影响,至于间接的嘛……他把宝钞玩崩了,他老爹在位三十一年,北伐经常干,但征倭国、修运河、征周边各小国,朱元璋不敢干。

为啥?因为没钱,更因为朱元璋明白战端一开,花钱如流水,运河一修,百姓又要遭大罪,所以他不敢,他甚至要确立不征之国,给后世留下祖训,这些地方别去打,打赢了好处少,打输了巨亏。

但朱棣不一样,他是造反起家,得位不正,他想证明自己,只能拼命攒功绩,根本没空想修运河、建北京、连年征战会不会影响百姓。

所以,仔细想想,洪武、永乐两个时代,更多人应该更喜欢洪武时代……仅限于普通人,当官的就算了,贪六十两就得当皮草。

再说说宗室问题,有那闲功夫的可以查查朱元璋的26个儿子的个人生平,如此你就会发现,这些人中温和有才的有,比如蜀秀才朱椿,暴虐有才的有,比如晋王朱棡、又暴虐又无能的还有,比如鲁荒王。

更具体的,你可以看看朱元璋的这些儿子,凡是洪武年间就成年封为藩王的都去了什么地方当王。

答案是边境,从东北到西北,连着封了十三个藩王,另外还有武昌的楚王、成都的蜀王,这些人的定义是什么?边疆大将。

洪武年间有一个特奇怪的规定,就是每年秋天,这些边境藩王都要带兵进入草原打击北元势力。

最新小说: 女配她在修罗场专心致富 男主总想和我贴贴[穿书] 市井生活日常 穿入六零替身文 八零之大院儿长孙媳 经典男主性转模拟器[快穿] 旧情 我的救赎任务共享了 带娃改嫁到军属大院[六零] 小雨夹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