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明神宗(1 / 3)

万历皇帝朱翊钧,这位大懒虫久居深宫,万事不理,朝廷内部缺官少吏,外面辽东后金政权极速崛起,暂时而言,外患大于内忧。

万历四十三年,辽东总兵李成梁病逝,终年九十岁,一代名将落幕时,同时也是辽东铁骑的落幕之日。

自此后,辽东铁骑退出舞台,关宁铁骑开始登场,虽说都是辽东的骑兵,但关宁铁骑相较于辽东铁骑,只能说,辽东铁骑至少还是明朝的兵,愿意听指挥。

许多人论及李成梁,总认为这个人是千古罪魁,说他一手养大了努尔哈赤,传言中,努尔哈赤甚至是李成梁的干儿子。

关于这个问题,一句话,争议非常大,除此以外没了!

争论了许多年的问题,还是让他继续争论下去吧,不了解的不碰,不然容易被喷。

但简单概括一下,其实就是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努尔哈赤做大,一是李成梁对于努尔哈赤的认知,还在于一个部落首领,完全没把他当一回事。

二是万历皇帝朱翊钧的消极怠政,对于边疆威胁没有防备,一味听信下头官员的奏报。

老实说这就很迷惑,万历援朝的时候,锦衣卫可是直接跑倭国搜集情报去的,咋后金做大你朱翊钧会不知道呢?

三是努尔哈赤,必须说明的是,任何一个能搅动风云的人,都不是什么头脑简单的人,努尔哈赤亦如此。

他非常会做人,弱小时面对父祖血仇,他没有找明军麻烦,因为他知道自己惹不起,要了补偿后就带人去打女真部落去了。

此后,吞并建州五部后他还是没找明朝报仇,而是三番五次进京述职,一副忠臣的样子做得很足。

同时,不断学习明朝的军制、火器制作,什么八旗子弟弓马打天下,乾隆之后的八旗或许信,但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康熙是绝对不信的。

伏低做小,认真学习的同时,努尔哈赤跟辽东官员、辽东兵将的关系也处得非常好,这都不需要举例说明。

从万历十一年起兵开始,一直到万历四十四年建国,三十三年时间内,辽东兵将没找他麻烦,辽东官员没上奏说他有威胁,就很能说明问题。

万历四十四年正月,李成梁刚死一年后,努尔哈赤正式建国大金,也就是后金政权,定年号为天命。

然而,就是后金政权已经建立,努尔哈赤已经明目张胆的建立国度后,辽东官员、兵将依旧不闻不问,也不上报朝廷。

等到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宣战时,朱翊钧才知道,李成梁,李汝契给他留了一个大大的惊喜。

彼时,万历三大征已经过去十八年,十八年前随征播州杨氏的强兵猛将,不少已经该没的没,该老的老。

李如松、麻贵、李成梁、陈璘、吴惟忠、刘綎、秦良玉、李化龙、郑洛等名臣名将中,只有刘綎刘大刀、秦良玉尚且在世。

至于兵卒……隔三差五就得闹一起兵变,直接原因就是没有粮饷,可以说,这个时间段,已经是明朝的衰老期。

将领青黄不接,士卒面黄肌瘦,皇帝……不提也罢。

另一边,努尔哈赤宣誓后,立刻率步骑兵马两万攻打明朝抚顺、清河,以及抚顺以东各个城堡……哦,还有曾经李成梁平白送出去的宽甸六堡。

准备继续攻打沈阳、辽阳时,因为兵力不足,翼侧又受到海西女真叶赫部的威胁,于是撤兵返回。

抚顺等重镇的接连失陷,让朱翊钧感受到了事态之严重,不打肯定是不行了,于是他立刻派兵部左侍郎杨镐为辽东经略,主持辽东防务……

这个人选是万万没想到,朱翊钧居然会用杨镐,这个在万历援朝战争时就已经表现出差劲的人当辽东经略。

对,这个时间点上明朝是没什么能人,但也不代表完全没有,选谁不好你选杨镐,合着没表现出能力的人你是完全不敢用啊!

眼光啊,识人之术啊!再次想起朱棣、朱允炆这俩的强烈对比。

明明两人用的文臣都是洪武朝留下的人,偏偏朱棣时有三杨、夏元吉、蹇义,朱允炆就知道黄子澄、方孝孺、齐泰。

看人的眼光不行,果然啥都白搭。

说回战争,朱翊钧以杨镐为辽东经略后,立刻准备出兵辽东,大举进攻后金。

但由于缺兵缺饷,不能立即行动,于是立刻加派饷银200万两,同时从四川、甘肃、浙江、福建等地抽调兵马,增援辽东。

接着又下诏通知朝鲜、海西女真叶赫部出兵策应。

经过半年多的准备,援军虽然大部分赶到沈阳地区,但粮饷不足,士卒逃散,将领之间互相不服,简单说就是问题很大。

万历四十七年正月,在明朝调兵遣将的同时,努尔哈赤也没闲着,带着兵马又去找海西女真叶赫部的麻烦了。

听说明朝派兵到了辽东,他才收兵返回,准备迎战明朝。

杨镐这家伙很六,眼见努尔哈赤已经建国,已经公然宣战,他居然还派人去跟努尔哈赤商量能不能罢兵休战。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他努尔哈赤伏低做小这么多年,怎么可能因为你杨镐的一句话就放弃?

谈不拢,那就只能打咯!彼时明

最新小说: 女配她在修罗场专心致富 男主总想和我贴贴[穿书] 市井生活日常 穿入六零替身文 八零之大院儿长孙媳 经典男主性转模拟器[快穿] 旧情 我的救赎任务共享了 带娃改嫁到军属大院[六零] 小雨夹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