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朔元年七月二十八日的上午。中常侍春陀领宫人内监恭敬侍奉于宣室殿密室之外, 忽听紧闭的殿门中隐约一声长呼,既似惊骇又似愤怒,仿佛还带着一丝难以遏制的痛苦。 内监们面面相觑, 不知是否要违抗严令, 冲入殿中查看底细。但仅仅片刻功夫,便听殿门吱呀洞开, 皇帝自殿中走出, 不知何时已经换了一件长衫。 他漠然环视伏跪的内监宫人,面色僵硬而没有表情。森冷帝王积威之下, 皇帝终于冷冷开口: “乐成侯丁马从的长子丁义呢?” 春陀微微一愣,想一想后才记起皇帝所说的这丁义——乐成侯籍籍无名, 其子更是平庸至极,不过仰仗父荫蔽做一个小小的朝议郎而已,平日连入朝议事拜谒丞相的资格都没有,怎么会骤然被天子注目? 中常侍善于窥伺皇帝的心意, 仅仅稍一踌躇便恍然醒悟:固然丁义声明不显, 但他却与皇帝宠信的方士李少君交好, 据传学了不少李少君的方术,而今方士尸解化去, 皇帝骤然召见史宽舒,用意不言而喻。 于是他赶紧俯身,态度恭谨:“陛下容禀,朝议郎丁氏应当在丞相府当值。” 皇帝呵了一声,面色愈发难看, 震得满地的宫人不敢仰视。 “那就立刻把人带过来!” 他冷声下令,拂袖而去。只是抬脚跨过宣室殿门槛之时,动作却似乎有些不可查的僵硬。 · 皇帝的口气如此峻厉, 下人自然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不过三刻钟的功夫,丁义便被两个大力的宦官连拖带拽,硬生生扯着狂奔了七八里地,满头大汗的跪伏于宣室殿台阶之下,犹自喘气连连。 皇帝似乎不打算赐给这个小臣入宣室殿觐见的荣幸,只是命人在台阶上设了个软榻,自己盘膝高距于上,居高临下的打量着丁义颤抖的后脑勺。 如此静默片刻之后,眼见压力已经给足,皇帝终于冷冷开口: “听说你与李少君交好,想来他传授了你不少方术。” 丁义不由微微一颤:他与李少君的确是相知莫逆、托妻献子的知己好友;李少君病重垂危之时,还特意将他请入家中,传授了几个绝密的丹方,说他迟钝愚鲁,实在不是当重臣的材料;但以此为立身之本,富贵也唾手可得。 ……但听皇帝这个口气,这哪里是富贵唾手可得,这是三族的人头唾手可得吧? 丁义胆战心惊,一面拼命回忆李少君哪里得罪了皇帝,一面颤巍巍点头。却听皇帝漠然问询: “那么,李少君点丹砂为黄金的本事,想必你也知道一二了?” 丁议郎额头的汗渗得更多了:李少君临死时倒真给过他几粒丹砂,口授过点金的秘方,但也嘱咐他要谨慎珍藏,不可妄示于人,尤其不能在皇帝面前展示。但现在至尊这样的声色俱厉,难道自己还真能硬顶下去不成? 方术这碗饭可太不好吃了…… 眼见丁议郎战栗不语,皇帝心中真正是怒火中烧,愤懑难以遏制——先前李少君为公卿百官展示方术之时,都借口要祭祀神灵、驱逐恶鬼,不让大臣侍卫们近前谛观;但现在看来,那简直就是欲盖弥彰的骗术,毫无忌惮的愚弄。 当日祖父孝文皇帝为望气士新垣平所欺瞒,数十年来都是公卿诸侯口中的话柄,玷污了一世的圣名;如若李少君的事传扬出去,还真不知千秋万代以后,会有怎样的史评—— 不,风评已经有了……皇帝回想起那“光着屁股拉磨,转着圈丢人”的顺口溜,脸色难看得就好像又被烫了一次裤·裆。 丁义当然察觉出了不对。但他委实不是当大官的材料,结结巴巴嘟囔半晌,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天子失去了耐心,冷声提问: “丹砂炼金的把戏,要用硫磺、木炭是不是?” 丁义惶恐难言,说话愈发不得体:“陛,陛下圣明。这确实是李少君教给臣的方术……” 话一出口他忽觉不对,要是一开口就泄了老底,岂非再也没有利用价值?于是慌忙找补: “李少君还教给了臣其他的方术,都能致神仙,通幽冥,妙用无穷。” 不提也罢,提神仙更是撩起了火气。皇帝几乎要咬牙了: “方术?——什么方术?是磁石棋子自相触击,还是腹语召唤幽魂现身?抑或以符水劾制瘟神,合药愈疾?” 他一面举例,一面忍耐汹涌的火气:天幕抽选的那段视频果然是量大管饱,服务周到;不但详细列举了汉朝列位方士施展方术的原理,还在言谈之中阴阳怪气,嘲讽老刘家为江湖骗术所做的伟大贡献。这种被愚弄的羞耻与一无所获的失望混合,让他恨不能将牵涉者尽数下狱。 但真要尽数下狱,那便真是遗羞史册,以方士的那张利嘴,搞不好能造出个和焚书坑儒相媲美的典故…… 皇帝正在与怒气搏斗。跪在下首的丁义却越听越觉不对,李少君曾向他解释过不少方术,但或许是脑子愚钝不谙义理,所能掌握的不过十中一二而已;听见皇帝这样的如数家珍,真正是惶惑而又惊异,甚至带了敬佩。他小心叩首,语气中大为钦敬: “陛下——陛下这么擅长方术,不知是师从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