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非但没有将江南治理好,甚至还搞得乱七八糟。
更是将原本还算是富裕的江南,治理得民不聊生。
江南百姓为此怨气冲天,生灵涂炭,十分怨恨李善长。
反之,得知是宋隐要来江南后,人人欢喜,都无比期待。
只是现在,许多百姓又心生顾虑,他们参加起义军跟着造反。
这样宋隐还愿意接纳他们,并帮他们吗?
而且,此次并非宋隐自己一人前来江南,随之而来的还有二十万朝廷军队。
由百姓聚集成的起义军,跟这二十万大军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完全没有可比性!
那可是训练有素的朝廷军队,他们不过就是百姓而已,如何跟朝廷军队对抗?
况且,这支军队的领军人物还是宋隐和徐允恭。
徐永恭可是徐达的长子。
顿时,参加起义军的百姓都惶恐不安。
他们此时进退两难,有的人想要离开起义军,却又不知如何做。
还有人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虽然起义军是由百姓组成的,但是这大半年来,跟江南行省的官府抗衡时,也形成了一套组织体系。
而且起义军已经颇具规模,甚至有了核心人物。
他
们是以李可仁为首的四路起义军将军。
这些人都有武功功底,比普通百姓身手敏捷。
正因为如此,起义军才能迅速地发展壮大,并获得了百姓拥护。
……
江南行省,起义军营帐。
以李可仁为首的一众核心人物,以及一些百姓代表,此时正聚集在一起开会。
李可仁看着四位将军和数十名百姓,显得有些为难。
“诸位,宋大人不出几日就能抵达江南。”
“大伙儿有什么想法?”
李可仁想要征询众人意见。
宋隐要来江南担任布政使的消息传开后,起义军顿时军心动摇。
原本一致对抗官府的起义队伍,现今陷入一种诡谲的气氛中。
甚至已经有人打算脱离起义军,更多的人则是犹豫不决。
毕竟起义军是反朝廷的行为,这可是造反的重罪。
就连李可仁自己,都无比纠结。
李善长在江南时,他遭受了太多苦难。
可是现在,是宋隐坐镇江南。
宋隐可是视民如子的好官,一时间,他也举棋不定了。
之前但凡有一点活路,他也不会起义造反。
而且这支起义队伍,还是他牵头聚集起来的。
身为首领,他也要对众人负责。
听到李可仁询问,
有几名百姓顿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
“我觉得,不行就散了吧!”
“听说宋大人是替百姓谋福利的好官,宋大人说不定能替我们把银子和房子的损失要回来。”
“造反是杀头的大罪,起义失败肯定没有活路啊!”
百姓其实也挺惜命,虽说他们在参加起义军时,已经顾不了那么多。
因为他们已经没有退路!
当时的官府一直欺压他们,甚至让他们没有活路。
可是现在不同,朝廷将李善长召回去,派了宋隐过来。
所有人都清楚宋隐的能力。
看看福建和北平,那里的百姓谁不富得流油?
他们那种安居乐业的生活,谁不想要?
现在宋隐来了,江南百姓困苦的情况肯定能有所改变,他们也相信宋隐有能力帮助他们。
这几人的议论声,动摇了更多百姓的信念。
甚至连李可仁听了都直点头。
他当初起义也是因为走投无路,才决定靠自己的力量来讨回公道。
现在由宋隐负责江南事务,无疑给他们带来了很大希望。
“不,我不同意!”
“我们拉起这个队伍容易吗?怎么能说解散就解散呢?”
听到百姓的议论声,其他几路起义军的将军纷纷
反对。
这几人身手不凡,因而被李可仁委任为四路起义军将军。
几乎每次起义军行动,都是他们几个人商议后进行。
听到有人反对,李可仁惊讶地向他看去,“吕兄,我们造反是为了讨回公道。”
“宋大人爱民如子,肯定会替我们主持公道,我们起义不也是为了讨要一个说法吗?”
被质疑的吕维东连连摇头,“没有那么简单。”
“大家想想,官府欺压了我们那么多年,我们大半辈子的血汗钱都被官府私吞,咱们聚集起来,向官府讨要说法,却被扣上造反的罪名。”
“宋隐是清官又如何?他能决定什么?他能跟李善长这个开国功臣相比吗?”
吕维东这番话,说得李可仁哑口无言,就连最先提意见的百姓也低下头沉思。
他们原本已经想退出起义军,听了这番话,又犹豫起来。
没错!
李善长可是开国功臣,他在江南为非作歹这么多年,朝廷现在才知道。
现在召回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