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解释,让朱标想起了宋隐对大宁府粮食物价的调控。
只是简单地调高粮食价格,不出两个月就让宁王吐出了囤积的粮食,甚至还耗尽了许多资产。
这就是宋隐所说得,要懂得运用!
朱标明白,宋隐这是在用实际结合理论来给自己上课。
之前宋隐教了他如何制作统计表,现在就是要如何把统计数据应用起来。
这些都是宋隐治理国家的精华,比起熟读圣贤书,更有价值。
“我知道了!”
朱标更加集中精神的看着宋隐。
“要如何运用?这也是需要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处理才能够到效果。”
“桌上的两张报表,想必你都看过了,之前的那张报表,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
“事实上,却是在进行调研时在大宁府受到阻力的结果。”
“锦衣卫无孔不入,可愣是没有发现大宁府有造反苗头,这说明什么?”
宋隐说到这里停了下来,看着朱标。
朱标心情有些沉重,
他当然知道
这意味着什么!
朱元璋设立锦衣卫的初衷,就是让锦衣卫监视百官。
可是他们在大宁府,愣是没看出宁王有反心。
说明宁王的权力足够大,大到已经可以瞒过朝廷锦衣卫眼线。
藩王的实力如此强悍,如何不令人恐惧?
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藩王制度没有改革前,或许朱元璋现在已经开始行动了。
宋隐见朱标心事重重的样子,笑了笑,“殿下不用过多担心。”
“藩王现在实力比以前更强盛,别说是宁王,就是其他藩王,锦衣卫想要监控都有很大难度。”
“这份报表能够统计到数据有异样,也是耗费了许多精力。”
宋隐不会告诉朱标,这些数据是多亏了商人间的关系网才拿到的。
任何人想要囤积粮食,或者是任何物品,都离不开商人。
也只有通过商人运作,才能刻意瞒下此事。
外人根本察觉不到。
可是藩王实力再强,也强不过宋隐在商人心目中的地位。
朱标现在也领教到了藩王势
力,确实不容小觑。
虽说藩王实力大增,对大明有了威胁,但也同时说明,大明军事力量获得了极大提升。
“还请宋师解惑,要如何处理铁器一事?”
朱标终于问起了这件事。
大宁府粮食问题已经解决了,但铁器问题还未解决。
宁王虽然现在损失了一些钱财,但如果不把铁器吐出来,还是无法重创他。
等到哪一日他羽翼丰满,依旧会再次卷土重来。
宋隐笑了笑,“解决此事,还需要因地制宜。”
“比如说铁器原材料是铁,那么大宁府基建工程中是不是也需要用到?”
“之前铁器价格上涨并未影响到大宁府,那是因为需求不大。”
“那如果有了需求呢?会如何?”
宋隐这么一说,朱标顿时恍然大悟。
朱标下意识地看着手中报表,得出一个结论。
粮食是人人需要的必需品,可是铁却是定向需求,
那就需要在定向需求方面将铁消耗掉。
“原来如此!”
朱标欣喜若狂地点头,经
宋隐提醒,他脑海里顿时有了许多想法。
昨天他跟宋隐学了如何做统计表。
今天则是学会了如何将统计数据具体应用起来。
短短两天的教学,朱标顿时觉得茅塞顿开,对宋隐则是更加敬佩。
可是宋隐实力越强,朱标心里却愈发不踏实。
如果自己学会了宋隐的一身本事,朱元璋会不会卸磨杀驴?
这个想法在朱标心里生了根,发了芽,他无力拔去。
此时,他也只能先重点解决大宁府的事情。
经过宋隐不动声色的指导,朱标更加领悟了统计学的妙处。
说是因地制宜,可要真正做到面面俱到,却不是易事。
以前的大明,百姓们能否吃饱饭,全看老天是否赏脸,完全谈不上发展。
现在却不一样了,整个大明各州府都在快速发展,就连大宁府都是大明一个极其重要的边境。
边境重地,军事力量雄厚对大明来说是好事,可如果这雄厚的军事力量是为了造反而准备,就不得不重视了。
刚才宋隐
也说了,要从源头上解决铁器问题,那就需要深入大宁府。
朱标在宋隐引导下,多少有了一点头绪。
“谢谢宋师。”
“本宫现在脑海里,全是如何让大宁府将铁器交出来的想法。”
朱标满脸兴奋。
“那你觉得什么样的理由,宁王才会交出铁器呢?”
见宋隐询问,朱标无比兴奋,“本宫想,可以将大宁府闲置兵器调配到别的边境。”
“而且以朝廷名义下旨,那样一来宁王自然不会起疑。”
朱标说出自己想法,然后眼巴巴地看着宋隐,想得到宋隐的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