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大内坤宁宫,
江皇后在养心殿还未回来,倒是三位皇子拿着父皇给的策论题目,苦着脸走了回来,三人本想讨论一下,可是毫无头绪。
“大哥,你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二皇子拿着宣纸反复了几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管那些泥腿子有什么事,还不是朝廷的勋贵带着兵在边关打仗,草原人打过来,那些普通百姓跑得比谁都快,指望他们,笑话。
老三也没看懂,天下不就是我们周家的天下嘛,哪里有那些百姓的,难道要他们上战场,怎么可能,
“就是啊,大哥,二哥,此话虽然有些道理,可是天下安危哪里需要百姓来问,不应该是天下将士和朝廷百官的人来管,父皇才是最关心这种大事的吧。”
“这,二弟,三弟,还是要细细斟酌一下,此话好像是洛云侯离京时候的奏疏,那个折子好像在父皇的书案上,你们谁知道写了什么内容?”
二皇子和三皇子哪里知道写了什么,就是此句话出处都还不知道,听到大哥问话,三位皇子面面相觑站在那,相顾无言。
一时间,
拿着宣纸的三位皇子,只得各回屋子,翻书去了。
而皇后,
在养心殿心满意足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和武皇说了些体己的话之后,就带着女史春禾,回了坤宁宫。
到了大殿内,着急去看望三位皇子,春禾走在前面领路,见着夏雨就问道,
“夏雨,三位小王爷哪里去了?”
“见过娘娘,三位小王爷,回了书房各自去查阅书册去了!好像急着要写什么的,”
夏雨,见到皇后娘娘之后,立刻行了一礼,回应道。
皇后江玉卿自然是知道三人急着去写策论,此事乃是对他三人的考验,自己本想还去提点一番,可是那点心思还是收起为好,三人以后各凭本事了,想到皇上对自己说的话,是该放手了。
可是,
虽然放手,可是自己的儿子马上就要开牙建府了,伺候的人可是要好好地安排一番才是。
“既然如此,就不要打扰他们了,春禾,现在把坤宁宫的宫女和太监全部喊来,本宫有要事吩咐。”
“是,娘娘。”
春禾带着人就下去,叫着那些奴才了。
荣国府,
贾家的人还在荣庆堂一起乐呵,说着开心的话。
宝玉这些天也用功读书,论语,诗经等还是看进去一些,读了书就是不一样,说话也不似以前,尽是些姐姐妹妹的,胭脂什么味的话。
倒是懂得礼数,着实让老太太和二太太心里直呼祖宗保佑,总算是开窍了。
“老二家的,还真别说,宝玉倒是大变了样子,这些天还要好生养着身子,要是真参加了恩科,要早早准备好,别到了时候怕是晚了,那些毯子大袄别少拿。”
难得贾母出声支持,自从贾珠去了之后,府上就没有人,敢再提这读书科举的事,如今旧事重提,也不知贾母心底何意。
“知道了母亲,所有东西早就收拾起来,到时候准没事,只是不知道宝玉学的怎样,怕是”
“怎么还看不清呢,宝玉要是真的去,那就是你的福气,至于中不中,不重要。”
好似点了一下二太太,王夫人立刻笑道;
“那是,母亲说得对,是我魔怔了。”
贾宝玉坐在西边,心底也是不喜,还要去参加那劳什子科举,如此庸碌之人追逐名利,哎,自己心中无奈,父亲还有一大家子人都是期盼自己能科举,倒是只能去一次,了了他们心愿。
老太太说了一番话,没见到宝玉出声,就问道;
“宝玉,我的乖孙,可是不喜欢去科举考试,实在不行咱们就不去了。”
屋内的三春还有二太太心底一惊,怎么又改变主意了,贾宝玉本想顺势答应,忽然想到父亲贾政,又看到三春姐妹的期盼,不知哪来的勇气,随口应下。
“老祖宗,孙儿如今也长大了,四书早也读了,恩科在即,孙儿也想试一试,”
此言一出,
满堂皆惊。
贾母眼泪都流出来了,嘴上喊着,
“好好,宝玉长大了。”
就是二太太也是满含泪水。
“凤丫头,凤丫头,你回来给宝玉准备,,,咦?人呢?”
四下里看去早已没了王熙凤的身影。
贾府外面。
王熙凤坐着马车,领着人回了荣国府。
进了侧门,平儿说道;
“小红,你去厨房给交待一番,我先扶着奶奶回屋休息。”
“是,平儿姐姐,红儿这就去。”
“恩,路滑,慢些走,等会奶奶还要过去。”
“是,红儿知道。”
说完,平儿搀扶着王熙凤回了院子。
小红一人裹了下大袄,抄着近路往府上的后院走去,夜了,厨房早就没人,都回去休息了,
到了后院的东脚,一处大的房舍,小红把人挨个叫醒,喊去了厨房,还让帮厨的丫鬟,去找负责后厨的柳嫂子,和看夜的秦显家的婆娘等人,几百人的饭食可不是几个人能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