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黎正在为帝辛总结这次讨伐有苏的收获。其中很多收获没必要说,帝辛都已经知道,这里主要说的,是帝辛得到了什么好处。
毕竟不是后世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分封制度下,大商是大商,帝辛是帝辛。他要是敢把国家的东西,当成自己的东西,那国内贵族怕是会立即造反。
所以,姜黎特意把大商所能得到的好处都分出去,只留下帝辛能得到的部分,说给他听。
而帝辛听到姜黎为他分析的这些后,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他其实并不在乎这次的收获,他在乎的是姜黎的态度。
此战之前,姜黎的身份虽然尊贵,但大抵还是与他平等的。可没想到,一次幽冥之行,使得两人的身份被快速的拉开,姜黎一跃在他之上。
身份的变化,由不得帝辛不多想。万一,姜黎不愿在他之下,想要凌驾于他之上,自己做那天下共主,那他又该如何?
现在的他,有实力挡住姜黎吗?亦或者说,就算挡住了姜黎,他还能剩下什么?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但好在,帝辛担心的情况并未发生,姜黎的态度一如既往,并没有展露出对人域的任何窥视之心。 实话实话,就姜黎所言的这些收获,他完全没必要交出来,就算留在自己手里,帝辛也不好说什么。
毕竟,地盘这种东西,自古以来都是谁打下来算谁的。有苏国是姜黎打下来的,自然算是他的。他不愿交出来,就算帝辛是天下共主,也不好说什么。
但他没有任何迟疑的,在回到人间不久,立即就把有苏国交给了他。这态度,就算帝辛再怎么怀疑,也得相信他对人域没有任何的窥探之心。
正如姜黎先前所言,他的重点,从始至终都在坠星域。人域,只是他用来对付祖地的跳板。
他的未来在更广阔的天地,人域太小了,容不下他。
见姜黎没有与自己争人域之心,帝辛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就人域的情况,已经够他折腾的了,他从未有称霸万域之心,能让大商重回巅峰,就算是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是故,他和姜黎,并没有利益上的冲突,反而就推翻祖地这件事上,有着相同的利益。他们间的联盟,仍能继续保持下去。
“有苏国很大,哪怕大王为了酬功,为了笼络其余贵族,分出很多土地,剩下的疆域依然极为可观。”
“为此,大王必须要派一个极其信任的心腹,去管理此地。”
“不然,但凡派去的手下,有半点不臣之心,就很容易在地方上坐大,不再遵从大王的命令。”
帝辛的想法,姜黎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只是继续为他出主意道。
他现在的实力与地位,已经强大到可以不在乎很多人的想法了,这其中,就包括了帝辛。
“这确实是个问题,有苏国算是顶级诸侯国之一了,不仅疆域辽阔,资源更是无比的富饶。”
“这等富饶之地,确实得派个足够信任的心腹过去。否则,只会养出第二个有苏氏。”
得到姜黎的提醒,帝辛愁眉沉思道。
姜黎的好意,他不能辜负,所以这有苏国他必须牢牢的掌控在手中。唯有如此,他才能提高自己的威信,进而提升自己在国内的话语权。
分封制度下,这天下的土地,只是在名义上属于天子的。事实上,却是属于分封的诸侯与贵族。
所谓的天子,实际上也只是大一点的诸侯,同样有属于自己的封地。
或者说,天子的封地越大,实力越强,国内的贵族,以及四方的诸侯,才会对其愈敬畏,不敢违抗他的命令。
反之,天子无封地,无手下,那和吉祥物又有什么区别?是不会有人把他放在眼中的。
正是因此,姜黎将有苏国的疆土交给帝辛,才显得弥足珍贵。
交给大商,帝辛还要把这块地分出去。可交给他,却是在壮大他的实力,只要他不愿意,完全不需要分给任何人。
“眼下我这里,最合适的人选就只有武庚了。本来,我是想把他派往辛城的,但辛城被我封给了你,倒是让他一时无处可去了。”
“黎侯能夺下有苏,倒也是件好事,刚好可以将此地交给武庚管理,以便让他积累治理天下的经验。”
想了想,帝辛说道。
“武庚?”
“是太子啊,那确实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听到武庚这个名字,姜黎点了点头,表示认可。武庚是帝辛的儿子,且还是唯一的儿子,早早的就被封为太子,为大商的继承人。
要说帝辛最信任的人是谁,那肯定非他莫属了。
毕竟,他不是有很多儿子,而是只有一个儿子。武庚是他的必选项,他就是不想信任也得信任。
同时,也没有人会相信武庚会背叛帝辛。因为没有道理,他可是独子,帝辛又不能长生,这天下早晚是他的,他没理由背叛帝辛。
“大王现在有兵有地,只要安心发展一段时间,积累到足够的力量,便能将国内的诸侯一一击破,进而将分散在他们手中的权柄重新夺回。”
“如此一来,大王集一国权柄于一身,权力达到巅峰,无论想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