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也没想到这战阵的效果这么好,李凌现在担心对面的呐塔和烈娇打怕了调头往后突围。所以李凌刚看向漠北大营就是想知道对方下一步动向,当李凌听得烈娇要填平沟渠全面进攻时,李凌都愣了半响不可置信,李凌认为烈娇定是疯了!只要自己死战到底,就是他们最后赢了也必定元气大伤,但是李凌并不愿意和他们这样血拼,呐塔和烈娇敢于死拼在于这三十多万人马中真正是他们的人马只占一部分,每个部落哪怕死一半他们部落剩下的还是他最大,而李凌虽然自己带出来的核心人马也只占一部分,但是李凌已经把这所有人都看成自己的人马,这种心态就完全不一样。不过李凌随后一想发现这的确是烈娇唯一可能胜出的办法,正是狭路相逢勇者胜,三十万精锐背水一战冲十万杂牌军怎么也是她的胜算大!而乖乖按自己计划等死最后束手就擒,他们怎么可能愿意?李凌随即想到长平之战中赵括曾经指挥骑兵数次突围,虽然都说赵括没有办法突围最后战死,但是后来武安君白起也亲口承认秦国六十万死伤过半,其中就明确记载死了的就有二十万人,这也是白起坑杀四十万降兵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秦国军法残酷,如果你死的比对方人多,即便胜了也可能得不到奖赏,还可能受罚,而长平之战赵国死的四十五万人中,四十万是被坑杀的,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实际战斗中秦赵死亡的双方人数约是二十万对五万,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数字;同时这也说明突围战中并没有电影中秦军劲弩射的赵军抬不起头不敢冲,而是秦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那么赵括很可能是身先士卒的指挥作战,只是不幸被射死,那么假设如果赵括没有被射死的话,再打几次说不定崩溃的就是秦军了,因为死伤过半在任何时候都已经是很高的伤亡比率了,只是后来凭借司马迁的一句话纸上谈兵,以胜负定英雄直接否定了赵括,实际大家应该知道司马迁这人也很有偏见性,有许多错处已经被后人证实,因为一是时间本来就跨度大,二是只要是个人就会有自己的主观看法,李凌现在想来这长平之战完全有可能是因为主将身死崩溃而败的,据史书记载的事赵军不得食46天,一个人没有粮食有水最多活十天吧,能坚持46天,战死5万人,居然还有40万人,其中包括少部分是其他地方的赵军降兵,但是大家按逻辑想一想,真的断粮没吃的话,怎么会俘虏这么多赵军?李凌现在想来赵括完全可以杀马等充饥,甚至还有可能冲杀直接吃秦军人肉!不要以为这不可能,要知道古时易子而食都干过,大家也知道还有句豪言,壮志饥餐胡虏肉吗,笑谈渴饮匈奴血吗?你们以为这只是一句豪言?这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事迹,东汉耿恭就杀匈奴分食肉和将士吃了最后千古流芳!战场是你死我活的厮杀,而且是秦赵两国世仇,这种可能性完全存在,而秦军战斗中死伤了二十万,冷兵器战争野战围堵都是靠人去阻挡,很可能有几次秦军都被赵军打的快崩溃了,就像现在看丧尸片一样,可能丧尸武力比人厉害不了多少,但是他冲过来不怕你捅他,他死也要咬你脸上一块肉你怕不怕?困兽犹斗,况人乎?所以白起围了那么多天估计心中也很难受,正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冷兵器时期这种拼死封堵并占不到多大便宜,而到了这时候想撤也不能后撤了,最后白起就和赵军死磕了那么多天,要不死赵括被射死再打个几天,可能就是白起扛不住败了。虽说白起国士无双,但谁说白起就不可能败呢?历史上之前打了多少胜仗、光辉显耀的人物,最后却一败陨落的有多少?项羽,关羽,章邯,袁绍等等,大多都成了历史书中的反面教材,而真正的内幕大家又能得知多少?而最后秦军直接坑杀了这些赵军,也完全可能是为了报仇泄愤,同时也是消除自己心中对赵军的恐惧!后来都说赵括年少轻狂、纸上谈兵、初生牛犊不怕虎等等?试问赵括真得只会纸上谈兵的话,怎么解释赵括战死前的双方伤亡比,赵括是唯一一个把白起打得伤亡过半的!大家也都知道霍去病死的时候才23岁,他那么年轻就创造了旷世奇功,怎么没人说他初生牛犊不怕虎?而赵括长平之战已是三十多岁,按照当时的生活水平赵括就是壮年,所以以初生牛犊不怕虎来形容赵括年少轻狂本就不合适。
李凌之前相信长平之战的记载,这也是李凌选择这里围困漠北大军的原因,然而李凌现在却越发怀疑赵括就是像对面的烈娇一般要拼死一搏!李凌本以为只要稳固好自己的防线,同时又避免伤害到烈娇的孩子刺激对方就可以让对方乖乖认输束手就擒。李凌却没想到这种境下对方还是会拼命,而且他们也不会像赵军那样相信秦军投降了!因为自己之前为了巩固己方军心斩杀了漠北人的俘虏,现在漠北人都知道投降也是死,他们只会选择拼死而战,这样对面三十万大军已经变成了比赵军战斗意志还强的仇敌!想到这里李凌不由得后悔起来!但是即便李凌能莫名得来到这世界来,也没有后悔药这东西,李凌抛开思绪细想之后怎么应对!
果然很快漠北方便直接开始了大规模填沟渠,呐塔让夏人士兵一边射击一边推着装满沙土的车填沟渠,即便守军的满天箭雨之下也不能阻止,呐塔还派了漠北骑兵在后面督战,那些死的士兵也直接被他们当做沙包一样拉到沟渠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