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筠:“把大众廉航、超英航空、华夏航空独立开来,随便套一家去上市。”
“大众集团的核心产业依旧保持不变。”
“或者你把南头机场拿出来上市也可以。”
“对了,租赁公司也可以上市。”
“实在不行,房地产利随便拆一家出来,换个皮套不就完事了吗?”
“剩下的,他们还能查到你的私人企业不成?”
杨杰顿悟:“有道理。”
随后,他开始继续拆分和重整业务。
上市公司是需要连续盈利的企业才有资格上市的。
此外,还必须要是足够大的企业,有足够的资本,足够的资金。
第三,最好是国资背景的。
杨杰不符合第三条,但赵书记给他特批权限。
很多企业太赚钱了。
特别赚钱的企业,是绝对不可能上市的。
因为,上市意味着把锅里的肉分给其他人。
所以,杨杰不可能把核心制造飞机和发动机这一份额交出去。
而是单独放出去航空公司。
单纯的航空公司,其实盈利点并不高。
过去大众航空都是建立在购买大众集团的飞机基础上实现的。
我自己给资金,自然是按成本价计算。
比如,我们煮一碗方便面,你认为成本是多少呢?
一般是水电+泡面的成本。
这就是很多人认为的,自己做饭便宜的由来。
如果是商家煮一碗泡面,就是水电+泡面+人工+商家需要盈利的资金=总成本。
后者的成本是要明显高于前者。
但实际上,二者其实差别不大。
自己做饭把自己付出的那一份忽略了。
所以,大众航空真实的盈利能力,并没有比国航、南航这样的强太多。
只是杨杰就是生产飞机的厂商。
所以自己给自己做飞机的这个成本,就容易被忽略了。
他只需要略微操作,大众廉航就随时可能变得和其它航司一样,飞机的成本居高不下。
也可以随时操作,大众航空连连盈利。
总之,这需要取舍。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估计很多人听不懂这里的规矩。
简单讲,每个公司成立的时候都会有注册资金。
比如大众航空,这个注册资金是3.3亿。
可以理解为最原始的总股本是3.3亿。
企业的启动资金也是3.3亿。
公司的资产也是3.3亿。
如果是上市前,初始股份总额就是3.3亿的总额度。
在里面拿出百分之十五左右的比例,放到交易所流通。
其中后续出资的人,就是股市里面的股东。
按比例分成大股东持有原本的百分之八十五。
股市的小股东,持有剩下的百分之十五。
就算你把股票市场里面的某家公司股票吃的干干净净的,在整个股东里面,也不过是15个点的小股东。
杨杰个人占据了其中百分之九十的比例,是绝对的大股东。
南头管理区以地皮和人员等形式,计算0.3亿,占了百分之九十。
如果南头大众航空上市,等于是原本股东的价值直接打八五折。
也就是杨杰上市后,没有股市流通的股份,依旧有百分之七十六。
杨杰本人还是绝对的控股。
但事情没有完,现在还没有上市。
正常情况下,企业经营应该只能通过3.3亿的资金慢慢的购买飞机。
然后企业经营亏损或者盈利什么的。
剩下的钱,大家一起分摊。
杨杰买运十,是花了自己的钱。
回头直接给了大众航空。
这是一笔糊涂账。
后来这个项目撇开,成立杨杰的个人企业。
那么就需要重新捋顺这些飞机的来龙去脉。
3.3亿,怎么变成了几十架飞机的规模?
如果计算公司的资产,现在早就超过了一百亿的资金。
这显然是某人无脑以飞机不停的注资的结果。
这是增资。
按标准程序执行。
其实南头管理区,也就是现在的鹏城方面的股份也需要增资。
但是,官方一直没有增资。
没有增资的情况下,原本的3千万左右的股份,早被稀释到了只有千分之三左右。
这要是报上去,找打么?
鹏城地方的百分之十股份,是不能动摇的。
这种账,神仙也抹不平啊。
个人企业是无所谓。
老板的资产等于公司的资产。
你自己的企业,怎么玩都行。
而合资企业,需要规范。
但是没有上市,内部是皮套公司,还是不断增资的公司,这都是股东的事情。
杨杰这个大老板愿意吃亏,这一切和社会公众无关。
一旦上市,就与社会公众相关联了。
杨杰就无法直接拿着自家的飞机,无脑的给到大众廉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