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更加坚定他一定要采访到韩兑的决心。
赵记者恳切地对李小波说:“李同志,你见了韩队长一定要转达我的心愿,我特别想采访他。我知道他这人很低调,但这次采访意义重大,咱们县没有学大寨的典范,你们韩李村正好弥补了这个空白。而且,我们报社还接到了群众来信,他们也想知道你们的具体情况。李同志,你看,不但组织需要你们站出来,人民群众也需要你们。”
李小波低下头,内心斗争良久,最后抬头说道:“记者同志,我比较担心的是,大家都知道了我们韩李村所做的事,会不会有人举报我们队长?举报我们韩李村专心搞经济?”
赵记者保证道:“不会,你们是农业学大寨的典型,你们村有夜校,遍地是红旗和标语,还是一个政治典范。”
赵记者握着李小波的手,说:“李同志,你尽管放心,要是你们能当上政治典范,以后更加不怕别人举报你们。”他没有详说,只给了个“你懂的”的表情暗示。
李小波终于放了心,他说道:“你今天来得不巧,可能找不到我们队长。不过没事,我把生产队的电话留给你,你后天早上8点往办公室打电话,他应该在。”
赵记者高兴地记下电话号码,跟李小波告别。
打发走赵记者,李小波忍不住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第一次见记者,哪怕提前背了好几遍台词,可还是紧张。
他拔腿往河边跑去,此时的韩兑正趟在河滩上的草地上晒太阳,他旁边有秦直和周游陪着。
李小波跑过来向他报告消息:“队长,那个记者走了,说下回再来。”
秦直问道:“我觉得你还不如接受他的采访。”
韩兑嘴里叼着一根茅草根,说道:“太容易得到的,往往不知道珍惜;越是不能轻易得到的,他越想要。不着急,抻一抻他。”
秦直:“……”他感觉他好像参悟到了别的什么。
到了第三天早上八点,赵记者准时往生产队办公室打电话。
韩兑的语气客气又礼貌。
赵记者言语恳切地表示了自己想要采访他的意愿,韩兑考虑一会儿,才说道:“赵记者,其实我真的没做什么,我只是做了所有的无产阶级革命干部该做的事,我只是为组织贡献我的绵薄之力,你们却要采访我,我真是于心难安哪。”
赵记者忙说:“韩同志,这次我们采访你,意义十分重大,是为了弥补咱们县这方面的空白,同时也是为广大干部树立一个榜样,为广大人民群众指明方向。你的眼光要放远些,你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组织为了人民。”
韩兑再次思索一阵,最后答应道:“赵同志,你不愧是专业的记者,你把我说服了。”
赵记者朗声笑了起来:“韩队长,我这就出发去你们韩村李,我们中午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