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了,娘家的事情我也不管。琳琳,你让人去库房看看,要是还有人参就全部拿出来给北边送去。”
琳琳心想,这一批人参本来就是一个盐商的孝敬,全家5口人除了自己不吃,爹娘隔几天就会喝一碗参汤,弟弟妹妹十天半个月能从父母碗里分一口,到现在就剩下两支,实在是不愿意给贾家。
“母亲忘了吗?昨天爹爹说弟弟读书太辛苦,让给弟弟熬上一些,库房里就没有了,还是您让人出去买的呢。”
贾敏一听,就知道女儿不想给。不仅有些生气,“有没有的不要紧,打发人再出去买就是了,就算是给宝玉吃的,难不成平时老太太就不吃了?这些人参只要有那么一两支进到老太太的嘴里,也是咱们孝顺了。”
琳琳听完之后没办法,只好安排人出去采购一批上等人参,因为要的比较急,扬州城里面的人都知道了。
到了下午就有不少盐商纷纷拿着人参前来。
贾家来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六个婆子并不少男仆,这几个婆子并非是一等或者是二等仆妇,甚至平时都不在老太太院子里面伺候。只是因为贾家的下人向来都是穿绸戴金,哪怕是下等仆妇到了其他人家也比那些一等二等看着衣饰更华丽一些。
贾家这种奢靡的风气是最近几年才开始起来的,贾敏离开娘家离开京城差不多有10多年了,所以对娘家的这一番变化也并不清楚。看着来人衣饰华丽,想着这些人哪怕不是老太太的心腹,也该是在她院子里面伺候的。所以就没有多问,只把自己的关注重点儿放在老太太的身体上面。
这一些下等婆子看了不少人送孝敬,挑着担子在外边排队,就对盐政衙门的油水儿纷纷乍舌不已。
虽然有些羡慕,但是并不放在心上,现在有人巴结着只是因为做这个盐官儿,到底不是自家的,长久不了。有一日不在这里做官儿了,这样的好日子就没有了。
还有几个心里面暗地比较,想着本地商人如此富豪,二太太家的妹妹在金陵为皇商,又该是什么样的排场。
私下里面说话的时候也不避讳,倒是透露了不少东西出来。
有个自认消息灵通的悄悄的跟其他人说,“怪不得咱们太太想让王家的哥儿娶林家的大姑娘,原来是有一副好妆奁,又有一个当官的岳父,往后有人扶持着,那日子过得岂不顺心自在。”
“你只以为咱们太太看上人家的嫁妆了吗?实在是王家的那哥儿平时太胡闹,惹得舅老爷们生了好几回气,说是要把这位送到金陵好好管教呢。
要是娶了林家的大姑娘,到时候两口子到了金陵,林家的姑老爷怎么说也要给王家大爷擦屁股,要不然姑娘在人家家里,少不得受着委屈。”
这些闲言很快就到了琳琳耳朵里面,而琳琳本来就是一个脾气比较暴躁的人,直接让人到大门口将这些人拒了,把买来的人参让人捡那时间长了放絮了的包起来。
这样的人参也就是看着体面,实际上没有多少药效。装到盒子里面贾敏看不出来,又打点了不少土仪一块送到船上去。
荣国府这边的船刚刚起航,又有一艘新船占据了刚才他们停靠的地方。
从船上下来四五个人,搭了一个缓坡,才有一位青年公子从船头上跳了下来。
“这就是扬州城,都说烟花三月下扬州,如今正好是春季,咱们其他事儿先别管,先去扬州城里面瞧一瞧。”
扬州城里面还回荡着昨天林家到处买人参的余韵,这几个人上了岸之后找了一家客栈放下行李,走到什么地方,都能听见有人在议论这件事儿。
这群人里面的几个长随模样的人向为首的一个青年说,“七公子,这林家有些不妥了,如此赫赫扬扬恐怕干净不了,说不定已经和人沆瀣一气了。”
这位七公子也只是笑了笑,“妥不妥的,咱们就是为这件事儿来的,到这个份上了我还能说不愿意?”说完之后打开折扇,捂着自己半边脸,向刚才说话的那个人说,“找些妥当的人问问他们家的姑娘怎么样?”
“公子,大家姑娘都要名声,咱们这里打听不出来什么的。”
这位七公子摇着扇子,“未必啊,听说林如海的媳妇儿是荣国府出来的姑娘,荣国府向来治家不够严谨,你说他们家教出来的姑娘,能够把家里面诒的跟铁桶一般吗?”
长随点了点头,一群人拐道盐政衙门附近的街道上,随便找了一个地方坐下来,长随从怀里面摸出一把铜钱儿,塞到一个闲人的手里,“跟您打听点事儿,听说林大人家里面有一个姑娘,现如今还未婚配,他家的姑娘名声怎么样?”
这个闲人也不接钱,摇了摇头,“俺也不知道,但是俺跟你说这种事儿你别打听,要是被林大人家的人知道了,没你们什么好果子吃。”
随后又看了看坐在最中间的七公子,“你们是不是外地来的盐商,告诉你们,这一招有人用过了,不少盐商皇商都求到门上,想要娶他们家的女公子呢。都被林大人赶出来了。”
长随谢了这个闲人之后,回到七公子身边,“要不您在这边等一会儿,我再去问问其他人。”
这位七公子点了点头,一群人坐了一下午,总算是把出去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