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岁,算不得英年早逝,也不算长寿。但,冯太后这一死该说好还是不好?
纵然沈悠说了北魏孝文帝是个极聪明的人,吃相也并不难看,并不代表触及权利或者其他利益时,依然还能很好。
权利相争,北魏献文帝和冯太后之间已经说明了一些问题,至于冯太后和北魏孝文帝之间有没有可能再起争斗,谁敢保证?但这人要是不在了,争斗肯定是不会再有。
【冯太后去了,谥号文明太皇太后。冯太后临终时曾降遗旨,并书之金册,安排了自己的后事。遗旨说:“她死后,逾月即行安葬。山陵之制,务行俭约,其幽房设施、棺椁修造,不必劳费。陵内不设明器,至于素帐、缦茵、瓷瓦之物,亦皆不置。”作为一个政治家,她在最后依然为北魏着想。不愿大办葬礼,加重北魏的负担。】
【但北魏孝文帝不是这样的想的,对太后的陵墓规格,尽管高闾、游明根等鸿儒重臣多方要求按太后金册遗旨办,孝文帝仍坚持将坟陵拓宽六十步,这是对国君的葬礼规格。冯太后的作为,她不值得这样的葬礼吗?北魏孝文帝是在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天下人,他的祖母是无冕之王。】
吕雉这回酸了,看看人家养了一个好孙子是怎么样的。哪怕冯太后弄掉北魏献文帝的位子,可能还杀了北魏献文帝,那又怎么样?北魏孝文帝只记得冯太后对自己的付出,她的教育。
为此,哪怕冯太后想平淡的下葬,不成,他这个当孙子一定要给冯太后一个公平的评价。葬礼的规格就是最好的评价肯定。
真是,怎么别人就能有一个好儿子,好孙子,她却连侄子外甥都犯蠢到极致?
【北魏孝文帝肯定于冯太后对北魏的付出,后世人认为,冯太后以个人智慧实现了北魏两代人的顺利交接。北魏太和改革前期是由冯太后实行的,她辅佐三代帝王,为北魏王朝的政局稳定做出重大贡献。更别说她更是教养出北魏孝文帝那么能干的明主。】
这一点谁也知道不能抹去,也不可能抹得去。
【冯太后的故事就到此为止了,接下来我说的是冼夫人,亦称谯国夫人,高凉郡主。有说她名为冼英,但并没有完全证实。这一位是南北朝至隋初重要的政治、军事人物。《隋书》有载,冼夫人约在梁朝天监十一年十一月一十四日,也有说天监十一年,普通三年。反正就是一个大概的时间。冼夫人出生于岭南高凉郡山兜丁村,其家世代是俚人首领,占据山洞,部属有十余万家。是的,这是一位少数民族的传奇女性。俚人是我们壮族先民分□□时候他们族中的规矩还是推行女性世袭首领制度。】
???这竟还有那样的规矩?他们没有听错吧。
听错是不可能听错的。
隋文帝杨坚在听到冼夫人时,眼睛已经亮了,旁边的独孤皇后同样也是。这样一个传奇的女性,他们夫妻怎么可能会忘记。谯国夫人的封号更是出自他们之手!
【因而,自幼贤明,多谋略的冼夫人在年少时便世
袭成为大首领。成为大首领后的冼夫人统率本部落民族,约束部下,行兵布阵,镇服百越。自然而然也就声名远扬,于本乡信义卓著。只是按越人的风俗“好相攻击()”
;?[(()”
联姻,后世称“冯冼联姻”。冯融本是北燕的后裔。当初,北燕末代君主冯弘投奔高丽的时候,派冯融的祖父冯业带着三百人过海归宋,从此冯家留在新会。从冯业到冯融,三代是高凉太守。此时,冼夫人约束本族,让他们依从“民礼”,她每次同丈夫冯宝一起解决诉讼问题,首领中有犯法的,即使是亲族,也没有使其逃逸的。正因如此,政令有序,人们不敢违抗。】
【不过,天下动荡,懂的都懂。南朝梁太清一年,南朝梁将领侯景起兵叛乱,攻占梁朝都城建康,将梁武帝活活饿死,掌控梁朝军政大权。侯景起兵后相继拥立又废黜萧正德、萧纲即简文帝和萧栋三个傀儡皇帝,于三年后自立为帝,国号汉。】
【初初侯景起兵,广州都督萧勃征召兵马驰援京师。听闻消息的冯宝当即有意前往,恰在这个时候高州刺史李迁仕占领大皋口,派人征调冯宝。冯宝想前往,冼夫人阻止道:“刺史无故不能召遣太守,他肯定想骗你去一同谋反。”冯宝说:“你怎么知道?”冼夫人说:“刺史被召援助台城,可是说自己有病不去,铸造兵器,聚集部众,然后召唤你。如果你去了,肯定会被留作人质,用来胁迫你的部众。这个意思很明显,希望你暂时不要去,静观事态发展变化。”】
虽然对当时的局势不甚了解,但有句话说得好,防人之心不可无,这种形势不明的情况下,能稍稍拖一拖也是一桩好事。
【冯宝听进了劝,虽有意为朝廷尽忠,那也不能先把自己坑了。几天后,不出冼夫人所料,李迁仕果然谋反,派遣主帅杜平虏率军入侵赣石。冯宝闻听后赶紧前来急告夫人。冼夫人不慌不忙的分析说:“杜平虏是一员猛将。带领军队侵入灨石,就要同官兵相抗衡,大概不能回兵。李迁仕
() 在州里,
就没有什么作为了。如果你亲自去,
一定有战斗,应派使者去骗他,说一些谦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