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有什么东西会吃掉虫卵 , 而干旱的土地里没有呢 ? 】
杜川生看着这一段描述 , 忍不住赞叹起林雪君热爱思考 、 对万事万物充满好奇心 、 探索意愿的优秀品质 。
而东这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述也太流畅了 , 他很轻易便被她拉入到她的脑图中 ,
路她一起思考了起来 。
针对种植业和牧业生态的研究 , 他一直在进行 。 但由于国家针对生物 、 生态 、
环境等等的研究都非常落后 , 他研究的过程中不止受到大量资金 、 人才缺乏的阻碍 ,
更受知识缺乏的苦 。
针对种植业害虫生态 、 害虫防治的课题 , 就因为国家整个生物界对昆虫的研究落后而一直停滞不前 。
林雪君的思路给了他完全不一样的角度和方向 , 不从蝮虫的地上天敌去做研究 , 而改道去研究地下天敌吗 ?
国家针对各方面的研究都太不足了 , 她提到的这一点 , 国内的确至今未有人涉猎过 。 杜川生接触的教授们没有提及过 , 他也没看过这类文章 。
是啊 , 为什么干早的地方能爬出大量蝗虫 , 而潮湿的草场不能呢 ?
土壤下到底发生了什么 ? 是谁在起着关键作用 ?
某种他们不知道的地下生物 ? 标种潜伏在土壤下的昆虫 ? 还是什么 ?
他停滞多年的研究 , 是否就要找到突破点 , 可以大刀阔斧地向前推进了呢 ?
心跳逐淀加速 , 他深吸一口气 , 迫不及待地翻向下一页 。
瞥孔收缩 , 新一页的纸张上并不是如之前一样一行一行书就的文字 , 而是横七竖八记录的杂务 : 【 小驯鹿体重是大驯鹿的 3 分之一 , 用药量需等比缩减 】 【 寄生小脑 】 【 西林溶剂稀释比例 】......
心猛地抽紧 , 他意识到林雪君将信件邮出前应该是放错了内容 , 把她看诊时记的东西给他邮来了 。
干咽一口 , 杜川生忙又向后翻 , 发现一一
后面没有了 。
没 、 有 、 了 ?
没有了 !
后面的内容呢 ?
所以土壤下到底发生了什么 ?
杜川生捏着林雪君的信 , 站在办公室里面色顺序由红转青 , 看不到后面的内容 , 如果不是顾忌自己在学校办公室里 , 他几乎惨叫出声 。
这种内容卡在关键点上却看不到的感觉 , 谁懂啊 ?
简直是要他的命 !
作者有话要说 :
北方人爱酒 , 十千万万酒局 , 喝不出一柜喜剧 。
姑父三十几岁喝酒导致酒精中毒 , 生活不能自理 , 这场病生了大半辈子 。 妈妈打电话来说姑父去世时 , 我不知该悲伤还是替他松一口气 。
亲娜中的晚辈都回去了 , 唯独我 。 母亲没有苛责 , 也没有提出让我回去 , 她已渐渐知道写书是件怎样的工作 , 在连载期间尽量不打扰我 。 只是我有些愧疚 , 明明自由职业可以在他们身边 , 却为了一份清静而远走他乡 。
前阵子编辑之前推荐我去鲁院学习 , 当年看小说 , 总是听那些喜欢的作者们说去鸦院 , 如今我竟也能得到此机会 。 只遗憾为了连载不得不拒绝 , 出门十几天 , 对于一个需要随时查大量资料 , 离不开手头的笔记和大纲本 , 每天要保持阅读维系语感和文风的笨拙作者来说 , 哪怕是出 3 天门都必然会导致断更 , 更不要说十几天了 。
失去学习 、 社交和与一个全新国子接触的机会 , 很可惜 。 也想多认识人 , 想更了解和走进 「 文学团子 “, 想多看看世界 , 或许有机会进作协 , 或许 …...
但对于一个作者来说 , 讲好故事永远是第一位的 , 其他任何事都不应该跑到它前头除非不可抗 。
过去半年 ,240 章都维系下来了 , 希望自己能一直坚持到完结 。 所以即便错过了什么 , 有哪一点成为遗憾 , 也只能如此这般向前走 。
高歌阔步也好 , 艰难跑步也罢 , 只要走完这段路 , 就无需介怀记忆中的自己到底潇不漾洒 。
这就是做事吧 , 去解决 , 创造一个结果 , 别的不管 。
所以我还在这里 , 没有断更 , 还在写 , 朝着故事里的新一天 , 朝着林雪君极其亲友们的未来 !
月初惯例一个小总结 , 缓一口气 , 激励下自己 , 也倾诉给我的朋友们 ~
昨天收到了因这本书而交的新朋友寄来的山楼饮料 , 冰镇后饮一杯 , 也敬大家 。
再求一波瓤泼灌溉的 , 冲一冲灌溉榜 , 为雪君极其朋友们的故事 , 多争取一些感谢大家 , 干杯 !
第 240 章 , 书评区 240 个随机小红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