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喝完,道:“阿爷,这口气,我实在是咽不下去。”
秦老太爷,“那你准备怎么做呢?”
秦冠魁:“自然有我的法子,只是还要借阿爷用一用。”
秦老太爷笑了笑,“只要你小子这次争气,阿爷倒是能帮帮你。”
秦冠魁就去替岁安出气去了。
太傅姓李,今年七十三岁,比秦老太爷还少两岁。但是在如今这时候,已经算是高龄了。
李太傅出身百年世家,又是读书人里面的翘楚,可以称得上一句德高望重。
但是秦家也不差。尤其是秦冠魁,他这一路上,可谓是有人保驾护航,也没人敢在他的履历上做手脚,无论是京都的秦家还是皇城里面的皇帝和夏园里面的太上皇陛下,那都是他的靠山。
所以李家的孙子见了秦冠魁,也得低头叫一声秦七哥。
秦冠魁在秦家排行老七。
秦冠魁坐在酒楼上,啧了一声,“你阿爷都要死了,你倒是好,还在这里喝酒,怎么,你喝酒你阿爷就能身子康健了?”
这话让其他人不敢接话了。
都知道这里面的官司,也都知道秦冠魁那就是岁安公主的跟班。
李家孙子面子上挂不住。
京都里面的人吵架,哪个不是斯斯文文的拽文,哪里像秦冠魁一般这样粗鲁。
他恼怒道:“别人怕你,我可不怕你,我劝你嘴巴放干净点。”
秦冠魁哼了一声,上去就是打。
他是在云州训练出来的,哪里能吃亏,几下子就让李家人挨了拳头,然后打完了,李家一众人哭天抢地的回去告状了,他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在一众人目瞪口呆中,将头发弄乱了点,然后大怒一声:“好啊,欺负我们秦家无人啊,还敢打我,也不看看爷是谁!”
叫店家,“快把我的马给我,我要去夏园见太上皇陛下,他们李家欺负我秦家。”
众人:“……”
世人竟有如此颠倒黑白之人。
但谁敢说?谁也不敢说。但从这日起,李家的人就被秦冠魁以李家孙子打他给勒上了。
是走到哪里打到哪里。
然后过了几天,还让人雇了一只狮子队去李家门前锣鼓喧天。
“这是冲喜,你们不懂,冲一冲,病灾全没了。”
“你们家老爷子就能好得快。”
李家:“……”
真是欺人太甚!
他们也想要反制,但李太傅却摇了摇头,“若是我死了,你们还能去,但我没死,而且这时候还不能死,便只能如此了。”
他是为了陛下好,但是陛下却不理解他的好心。
李太傅叹气,“你们啊,我实在不放心。”
他把这里面的深意说给儿子孙子们听。
“秦冠魁敢这么做,仗的无非是陛下和太上皇陛下。你猜他为什么敢这般做?多半是有了他们的旨意。”
“这个旨意是什么?”李太傅悲伤起来,“陛下,陛下真是太狠心了。我真是一心一意为了他好啊。”
他撑着一口气,道:“秦冠魁打你们,专门挑的孙儿辈,这是点我呢,要是我敢死,我再敢有动作,他就要打你们的脸。”
李太傅说到这里咳嗽起来,“你们,你们这般平庸,如何能跟他比?”
李太傅累极了,闭上眼睛,听着外面锣鼓喧天,哭道:“我那日去死,是先发制人,是忠臣直鉴,对的起天地,对的起君王,你们也不用被波及,但是如今,却不行了,不行了。”
正在说,就见外面有仆人急匆匆的在外面敲门,李家大郎走过去开门,怒骂道:“怎么了?这般着急。”
那仆人跪在地上,慌张道:“大老爷,了不得了,那些狮子锣鼓撤了之后,秦七爷又让人在咱们大门前搭上了戏台子,请了人来看戏。”
李大郎一惊:“看的是什么戏?”
仆人:“小的刚刚听了一耳朵,应当是他们自己写的新曲子,说的是公主奋勇杀敌的故事。”
李大郎:“……”
这唱的哪一出?
李太傅却脸上沉了沉,因为他已经听见了外面断断续续传进来的唱词。
这些唱词连在一起,说的是公主在沙场上如何英勇的杀退敌人,好不容易成了将军,却被小人妒忌,想要夺了她的兵权。
这个想要夺兵权的人是谁?戏词里面倒是没唱出来,但是一夜之间,说书先生都有了一个话本折子,这里面有。
“说是一位太傅的师弟。”
好嘛,就差指名道姓了。而李太傅还真的有一位师弟这次正在夺兵权。那师弟当时就慌张了,进宫请皇帝明鉴他没有任何不臣之心。
而此时,事情又有了新的发展。
一群叫花子开始在城中传唱一手童谣。里面说公主亲自打过仗,知道战争残酷,心里正低落。
这时候,她在路上遇见了一位小兵的阿娘,阿娘说自己三个儿子去打仗,三个都没有回来。
她昨晚梦见了梦,说是原来这三个儿子,只有两个是敌人杀掉的,还有一个死在自己一方中。
为什么死呢?便是因为旧的军马制度让他丧了命。
公主便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