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了先。
以至于他们见面必问技术院的亲朋好友“怎么办到的?”“这怎么可能呢?”
亲朋好友都说不出所以然,只能等着桥梁分院派人去实地考察,才能回答这个问题。
现在,能够亲自回答问题的设计师,报名表就在电脑屏幕上。
人力资源部的人,就算泡茶碎纸上厕所借机路过,也要在冯主任身后伸长脖子看一看。
任何见到这张报名表的人,首先都会因为律风的年轻,感到惊讶。
然后视线往下一扫,教育经历那栏,赫然写到——
“英国独立建筑学院?!”
看热闹的人,终于忍不住叫出声。
熟悉的学院名称出来,暗藏的好奇心再也摁不住了。
“律风是独立建筑学院毕业的?”
“我看看,我看看!”
“有毕业证吗?那什么绩点、gpa的是多少啊?”
因为律风的学校,办公室变得热闹起来,刚才安安静静瞄一眼的人,光明正大凑过来围观高材生。
英国独立建筑学院,是世界上最具个性,也最具名气的建筑学院。
因为这间名声在外的独立大学,高贵冷艳得只有建筑专业,只招收建筑设计方向的学生,一座建筑的独木桥,走了整整两百年,始终没有海纳百川扩招其他专业的意思。
说它是全球top级建筑学院,可它又没有正正经经的参与过国际院校专业评比。
说它不是全球top级建筑学院,可无数国际知名建筑师,都是它的优秀毕业生,履历光辉得足够写进世界建筑史。
英国独立建筑学院几乎是全球建筑系学子仰望的知识殿堂。
而且,中国大量建筑专业学生,在出国留学的时候,都会率先选择英国独立建筑学院。
因为,世界伟大的中国建筑师殷知礼先生,正是英国独立学院的教授。
相对于其他学院挑剔的择生条件,以及陌生的师生氛围,他老人家对待中国的学生,更加宽容,也愿意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去接触顶尖的c.e建筑事务所。
这间学院拥有太多建筑传说,直接导致他们对律风转变了态度。
“不得了啊,我还第一次见到独立建筑学院的人报考国院。”
“难怪他能设计出越江桥,原来是英国独立建筑学院的毕业生!”
办公室的惊叹,似乎他们的疑问终于得到了解答。
能够比国院更先研究出三角钢型支撑的普适性,原来是因为律风毕业于这间诞生无数传奇的学院!
然而,冯主任却沉默的翻看报名表后面附上的作品集,完全没有参与到周围人的震惊、讶异之中。
再神奇、再厉害的学校,对他来说都是噱头。
了解一个设计师,应该从作品入手,才能全面地衡量设计师的能力。
可律风交上来的设计作品,仅仅只有两座桥。
一座他已经听说、并且见到了可研报告的越江桥。
一座类似曲水湾大桥的复合型桥梁,纯属概念之作,更像是越江桥设计之前的实验品。
对于一个桥梁设计师来说,这样的作品集太单调了。
单调得不像是一个专业从事桥梁设计的人。
又或者,他自信地认为:只要拿出越江桥,别的桥梁都不重要。
冯主任没法立刻判断律风的性格。
他想了想,拿上打印好的报名表、作品集就往办公室门外走。
“我回去找吴院看看。”
张泉正跟同事一起例举英国独立建筑学院的知名建筑师呢,听到这话,转头只见冯主任风风火火撤离的身影!
没忘正事的张泉赶紧喊道:“哎,冯主任,那钱院儿子的报名表呢?”
冯主任脚步一顿,想起来似的,略带烦躁地回答道:“你们审过之后给我打印好,送到我们院来!”
随着他的解说,黑白设计图被拆分成了无数块规整的图形。
他直接抛弃了最简单的落位、长度解释,给出了内部设计的详细图纸。
因为面对莱恩特这样的专家,任何寒暄都是多余。
然而,他刚刚一句介绍过去,还没展开讲述,莱恩特就扬了扬手指。
优雅的手势,宛如按下了暂停键,等待讲述者的问询。
果然,律风习惯性的停下,耐心等待这位中年绅士。
莱恩特满意的点点头,出声说道:“我记得双曲拱制桥,是你们中国独创的新型拱桥,它最大的弊端就是抗地震能力极弱,越江区半径32公里内存在震区,越江桥至少需要承受4.8级以上地震的能力,所以,我不认为你的设计适合越江桥。”
律风就知道莱恩特不会按套路出牌,更不会等待他详细解说越江桥的设计思路。
斯蒂芬.莱恩特的名字,他听说过。
从业二十多年,主持设计了近十座大桥,遍布全世界知名城市,随便一座桥挑出来,都能成为桥梁界的标杆。
这么优秀的专家,自然也有属于自己的癖好。
比如——
懒得听冗长的讲述,直接提出异议。
作者有话要说:我得说,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