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赖账。
等经过上次出事的那块地方,现在还能看到陶器碎片在那,三个人同时扭过头不去看。因为他们知道,再看一眼,那根弦就绷不住了。
还好,这次稳稳当当地把陶器送到,一点事也没有,一点磕碰也没有,钱还到手了。他们终于拿到钱了!
三兄弟走到回去的路上,见四下无人,抱着又哭了一场。他们之前活了多少年,都没现在哭得多。
毕竟这么多钱,是他们这辈子都没见过的,平均分下来,一个人都能有十几两!而且他们还接到下次的订单。
还是五百个两斤装的酒坛,还有两千个彩陶。这次是两千个了。
下个月二十五号前送过来就行。
这时间对他们来说,简直太宽裕了,根本不用紧张。
邓家三兄弟回到家,眼里还带泪呢,毕竟哭了那么多,一时没收住。
纪彬都想不到,因为他们这幅表情,还没到家呢,就又受到嘲讽了。
看看他们哭的,肯定又失败了吧。跟人家聪明人谈生意,不把他们赔死才怪。又是钱没拿到,货也没了吧。
要我说,穷人就别做发财梦!老老实实穷一辈子吧!就是,村里都这样,你们还想发财啊。钱没赚到,欠一屁股债。
这是村里人普通想法,觉得跟聪明人做生意,自己肯定会赔钱的。毕竟玩不过他们啊。
邓家三兄弟没说话,直接回到家里,他们三家挨着的,邓家大嫂二嫂带着孩子们在家等小消息。见他们回来,连忙站起来。
邓二哥跑过来,拉住二嫂的手,大声道∶媳妇儿!我们赚了三十五两银子!这声音喊得超大,就是让门口看笑话的人听的。
这让大嫂二嫂表情愕然。
邓大哥也道∶准确说的话,就是三十六两多。你们看。
邓家孩子们也围上来,看着荷包里的银子,白花花亮闪闪。简直让人看的眼睛发酸。
别的不说,邓大哥的荷包从来没有这么充裕过,这么破的荷包,这么多的钱,怎么看不到觉得不搭啊。
大嫂二嫂也哭出声,不是他们想哭,实在是一波三折,让他们心力交瘁,家里都指望这个交易能成。
现在真的成了,真的啊。这些天拼了命的辛苦,没有白费。他们是为自己辛苦哭的。
外面的人也看到荷包里的钱,这下子统统闭嘴了,还有人想进来套近乎,邓杉直接把门关上,谁都进不来。
他们邓家三兄弟会怕有人使坏?
那也要有人敢啊,就他们三兄弟挖泥练出来的力气,不是他们能比的。
三家人去了屋里,大嫂让大儿子带着小孩们去院子玩,大人们要进屋讨论事情。
邓家大哥先是讲了他们去纪滦村的经过,又说了纪彬许多好话,然后又讲接下来的单子。不管说了多少,一家人怎么都听不够。感觉日子跟做梦一样啊。这都挣三十五多两了,后面呢,?
说了约莫半个时辰,邓二哥道∶我们这些钱怎么花?
穷人乍富,是不知道怎么花的。
邓大哥直接拍他脑袋∶怎么花?先存着。对哦,还是要存钱的。
不过现在分一下是真的。
毕竟除了老三之外,其他都有家了,也能让家人生活更好些。
邓杉开口∶按,按,按,人人人分。说着,指指大嫂,二嫂,还有大哥家最大的孩子。他们六个人分。
这样也合适,毕竟大家都有出力,大嫂二嫂出的力气可不小。
邓二哥却道∶不行,按家来分。那就是三家平分。
邓杉可以多拿点。
邓大哥却直接摇头,直接把荷包里的钱摊开,看叟跟二嫂;我想这久分,咱们两家一人十两,剩下的都是邓杉的。
不是邓大哥太偏心,而是谈成这笔买卖,改进烧制数量,甚至在大家想放弃的时候咬牙坚持的,都是邓杉。
所以邓杉应该多分,没有他强于其他人的手艺,这活轮不到他们来做。
大嫂跟二嫂略略思量,一齐点头。
邓二哥也是恍然大悟,拍着大哥肩膀∶还是哥你想的清楚,如果是我,肯定要犯糊涂了。
邓杉一直摇头,想要开口辩解。但他结巴啊,他刚说话,就被大家接过去。不,不。不管了,就这么算。
你你你你。
我们很好啊,挣到钱了啊。
太太太太太。
太好了!家里有钱了!咱们去买肉啊!
气气气。
气顺了吧,吃饭吃饭,咱们去买只鸡吃。
邓杉垂头丧气,平日里大家都不会拿这个开玩笑啊,可恶,他要是口齿伶俐就好了。
邓家分钱方法定下来。
大哥二哥家,每家十两,剩下十五两二钱全是邓杉的。还有那一百文,则发给家里小孩子们,全当奖励。让所有人沾沾喜气,都挺好的。
其实算起来,他们能挣这么多钱,全是因为辛苦付出,家里每个人都在付出。
邓家赚钱的消息立刻传出来。
原本还有不信的,可闻着他家做的肉香,鸡蛋香,让人不得不信。至于那些想上门蹭饭的,蹭好处的,全都被赶走了。有事的时候不帮忙,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