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公且静一静,本宫之意已决,坐镇辽东势在必行,此一去,怕是两三年内难以回京。”
“诸公若愿随行前往,本宫感激不尽,不愿,本宫也绝不强求。”
申生重耳的典故,在这么个节骨眼上,肯定是说不得的,否则,只怕就走不脱了。
所以,李贤只能无奈地冲着众人拱了拱手。
“臣愿意。”
“臣亦愿意。”
……
这,完全没什么可考虑的——慷慨共患难,可是从龙之天功,岂能错过。
“那好,本宫这就去面圣请旨。”
有这么一拨才能出众的手下,李贤绝对有信心将辽东经营起来,但,究竟能不能带得走,那,还得看高宗肯不肯放人……
申时末牌,甘露殿的寝宫中。
高宗斜靠在龙榻上,正自有一搭没一搭地跟武后扯着闲话。
“启奏陛下,太子殿下前来陛辞。”
突然,一阵细碎的脚步声响起中,却见秉笔太监郑恩泽小心翼翼地从门外走了进来。
“不见。”
高宗心中有鬼,自是不愿在此时与李贤相见,几乎是下意识地便呼喝了一嗓子。
只是,待得郑恩泽应诺而退了几步后,他又改了主意:“嗯……,让他进来好了。”
“儿臣叩见父皇、母后。”
郑恩泽退下后没多久,就见李贤已稳步走进了寝宫。
“免了。”
看了眼自家儿子,高宗眼神明显有些躲闪,心无疑是虚着的——明明是武后在阴谋陷害李贤,可结果却是李贤被赶出了京城。
这,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说不过去。
此时此刻,他真的很怕李贤会质疑自己的决断。
“父皇明鉴,辽东乃边关要地,汉夷混杂,若欲确保无虞,儿臣恐须得一些帮手,此处有份名录,还请父皇御览。”
高宗明显是瞎担心了,李贤跑都来不及呢,又哪肯留在长安这么个虎狼窝里。
“朕准了。”
扫了眼奏本后,见李贤要带走的基本上都是东宫属官,真正的朝臣就两个——度支郎中狄仁杰、侍御史魏思温,都不过只是中级官员,根本无足轻重。
高宗自是不以为意,很是爽利地便给出了答复。
“谢父皇隆恩。”
这就好。
有了人才,那就有了一切,李贤并不奢望更多。
“嗯,辽东苦寒,民风彪悍,贤儿此去,万不可操之过急,当得徐徐图之。”
见李贤对被赶去辽东一事毫无怨言,高宗心中的愧疚难免便更浓了几分,在叮嘱时,脸上满是舐犊的关切。
“陛下无须多虑,贤儿向来贤能,此一去,必可高奏凯歌,不过,辽东确实苦寒,非宜居之地,所有人等,连同贤儿在内,家眷就不必带了。”
没等李贤有所表示,武后突然从旁打岔道。
这分明是要将所有人的家眷全都扣下来当人质。
欺人太甚!
李贤的眉头顿时便是一皱。
“这事就这么定了,明日一大早便要起行,贤儿还是早些回去准备的好。”
武后根本不给李贤向高宗开口求情的机会,挥手便下了逐客令。
“是,儿臣告退。”
李贤刻意等了等,奈何,并没能等到高宗的恩旨,只能无奈地就此告辞而去……
元月二十八日,卯时末牌。
天才刚蒙蒙亮,李贤就已在东宫侍卫们的簇拥下,从嘉福门策马而出,绕宫前道而行。
嗯?
只是,这才刚转入朱雀大街,他就不得不紧急勒住了马——前方不远处赫然黑鸦鸦地挤满了长安百姓。
“叩见太子殿下。”
人群的前方是三名白发苍苍的老者,这一见李贤已至,三老者齐齐呼喝着便跪在了地上。
刹那间,后方不知多少的百姓也都跟着山呼海啸开了,声音虽不算整齐,可内里所包含的感情无疑是真诚而又炽烈的。
“三位老人家,使不得,都快快请起。”
万民自发相送,对官员来说,那自然是无上荣耀,可于李贤而论,这,其实有害而无益。
原因很简单,他的名望越高,武后的忌惮之心就越大,稍稍深入思考一下,就极有可能察觉到他李贤行的是申生重耳之策,后续铁定少不了诸多麻烦。
奈何,民意大如天,此时此刻,哪怕心中有些烦乱,可李贤还是不得不赶忙翻身下马,疾步抢上了前去。
“殿下,朝堂之事,草民等无能为力,只能以薄酒一碗,恭送殿下远征辽东,祝您马到成功,早日凯旋。”
左右两名老者配合着斟了一大碗的酒,末了,由中间那位年岁明显最长的老者将酒碗恭恭敬敬地递到了李贤的面前。
“多谢长者美意,这酒,本宫喝了。”
盛情难却,李贤只得接过了酒碗,一气饮尽,末了,将碗底一亮,朗声道:“诸位父老乡亲,本宫奉旨东巡,君命如山,不敢违时,这就先行一步了。”
“我等恭送殿下。”
“太子殿下,保重。”
“殿下,您可得早些回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