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两支骑军就已彼此对冲而过,仓促应战的吐蕃军大败,当场阵亡过千,大半将士被冲散之后,头也不回地便逃离了战场。
不奇怪,别看吐蕃骑兵的单兵战力并不比大唐骑兵差多少,可一来兵少,二来么,骤然遇袭之下,士气难免大受影响,真心扛不住如此惨重的伤亡。
“杀进敌营,给我烧!”
李多祚是真不清楚先前那名差点被他斩杀的敌将就是论钦陵。
所以,他并未去追歼残敌,在冲散了敌军之后,第一时间就率部冲进了吐蕃军大营之中,疯狂地四下放火,将敌军的青稞、干草之类的辎重全都烧了个精光。
顺带着将大量的牦牛赶了出来,迅速往大通河谷方向撤了去。
概因他担心吐蕃军会大举杀至。
“唉……,传令下去:除石堡城驻军外,其余各部即刻撤往西海。”
在疯狂地策马逃窜出了十数里后,见大唐骑军并未衔尾杀来,论钦陵这才放心地勒住了座下的战马,回头一看,见己方大营赫然已是大火冲天,忍不住便哀叹了一声。
只因他知道这一仗已是无可挽回地败了——全军的粮秣辎重都已尽毁,至于各部的存粮,最多只能坚持五天的时间,此时若是不及时撤走,那,等待突厥大军的只会是一场大溃败。
当然了,撤归撤,给唐军添点堵还是要的。
李多祚并不清楚自己放跑了论钦陵,也不清楚这厮已在第一时间下达了撤兵令,只管赶着缴获的五千余头牦牛撤回了大通河谷。
待得到了地头时,天都已近了黄昏。
考虑到人马皆已疲惫,哪怕已汇合了刚赶到的第十九师,李多祚不打算再往南进军了,就在河谷口外安下了大营,并派出了不少侦骑去打探吐蕃军的动向。
结果,大营方才刚立到一半,前去哨探的侦骑就陆续送来了吐蕃军正在大举撤退的消息,弄得李多祚心中直发痒。
奈何,此时天色已晚,为防遭埋伏,他最终还是按捺住了挥师去追的冲动……
次日,经侦骑彻查,不止是论钦陵所部全部撤了个精光,疯狂攻击了积石关数日的赤龙坚赞所部也撤了。
不出魏思温所料,吐蕃军在拉脊山口一带果然伏下了十八万大军,拥有轻重火炮不少。
倘若唐军急着回援积石关的话,那就注定会落入吐蕃军的算计之中,不单鄯城保不住,闹不好还会全军覆灭。
真到那时,陇右、甘、兰等地注定将会全部沦陷,甚至关中都可能不保,顺带着还会将第十师以及独立旅残部全都赔了进去。
幸好,这一切并未发生。
如今,唐军在西北就只剩下一个目标——收复石堡城!
但这,显然并不容易。
概因石堡城三面绝险,只有一条蜿蜒崎岖的小路可以上山,吐蕃军月前之所以能奇袭得手,靠的是从两侧山崖上玩了把绳降夜袭。
这办法,唐军显然是没可能再依样画葫芦地来上一遍了——吐蕃军早有防备,不单在两侧崖顶处各筑有军营一座,还费尽心思地将不少火炮吊到了崖顶,用青石构筑了永固工事,连同城堡本身,驻军多达五千之众。
很显然,唐军要想拿下石堡城,唯有强攻一条路可走了。
只是,在考察过地形后,魏思温与李多祚都不免为之头大如斗——地势所限,唐军的优势兵力完全无法展开,火炮也因仰角、射程不足的缘故,根本攻击不到石堡城。
至于说将炮运上山,也同样不现实——石堡城以及崖顶军营中都安置着不少的轻重火炮,不等唐军将火炮抬上去,就会被炮火覆盖轰成渣了。
唯一稳妥的办法就是围困,问题是唐军熬不起,不止是后勤供应跟不上,更关键的是朝廷不可能让如此多兵力一直被牵制在边关。
这,可不就麻烦了?
总不能拿将士们的性命去填吧?真敢这么做,就算打胜了,回头也铁定会被李贤重罚,降职都算是轻的了,闹不好还得掉脑袋。
这等低级错误,魏、李二人当然不可能去犯。
只是,问题终归得解决啊。
在闭门磋商无果的情况下,二人不得不将各军将领全都召集到了中军大帐,打算来上个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