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眼就已是景隆七年七月中旬。
历经三年的精心准备,大唐各师都已完成了全面换装,不止是陆军的装备更新换代,骑军也全部装备上了骑枪、机枪、轻型速射炮以及马刀。
兵强马壮之下,是到了解决三方联盟的时候了。
不过,李贤却并未急着对吐蕃这个头号敌人动手,而是先将矛头对准了盘踞在黑沙城的阿史那元化所部。
目的就一个,先扫清来自北面的威胁,解放出大量的防御兵力,如此,方才能集中全力去攻打吐蕃。
七月十二日,李图鲁率原本驻扎于洛阳的骑一、二师赶到了辽省,会合骑七、十七师以及徐进的第八师迅速兵进赤峰城,陈东率第一集团军续进。
七月十四日,洪正涛率第二十七师以及骑十九师东进,目标直指黑沙城,而萧长隆所部第二十八师以及骑二十师也于同日兵出雁门关,迅速杀向黑沙城。
“报,禀大统领,唐贼李图鲁所部四万余众突袭我赤峰城,巴彦将军不敌,已向西北方向急撤。”
“报,禀大统领,唐贼洪正涛所部二万兵马已东进,正向我黑沙城杀来。”
“报,禀大统领,唐贼萧长隆所部二万大军已兵出雁门关。”
……
黑沙城,城守府中。
面对着一道道不断传来的坏消息,突厥众将们无不为之心惊肉跳。
“怎么,都怕了?”
唯有阿史那元化这个主将依旧是一派的风轻云淡。
“……”
这问题,没人敢应答,可脸上的苍白之色无疑暴露出了心中的虚意。
不奇怪,在突厥汗廷北迁之后,黑沙城能调集起来的兵力满打满算,也不会超过五万,而这,还是在举族皆兵的情况下。
更别说突厥军在武器装备上的不足了——各种火炮一共才八十余门,燧发枪不满万。
跟武装到了牙齿的唐军相比,明显处于绝对的劣势。
众将们都不知道这一仗究竟该怎么打了。
“要说怕,本统领其实也怕,问题是怕就能破敌了么?嘿,显然不能,至于说降,本统领奉劝大家一句,最好不要有这等想法。”
“李贤那厮向来心狠手辣,又睚眦必报,普通士兵可以降,我们不行,降了也是死路一条。”
“所以,想活命,那就拿出你们的勇气来!”
阿史那元化完全没在意手下大将们的反应,于森然一笑之同时,狠狠地敲打了众人一番。
“我等愿听大统领之令行事。”
众将们一想,还真就是这样,求生欲顿时便大起了。
“唐贼兵分三路而来,看似兵强马壮,实则不难,诸位且看,那李图鲁所部兵力最是雄厚,且后续还有唐贼大将陈东为援,其军力确实非我军可以正面抗衡的。”
“但,该路兵马目下位于阴山北麓,要想杀来我黑沙城,哪怕是走最近的白石道,最少也须得十日的时间。”
“所以,这一路对我军暂时够不上威胁,不用去理睬那么许多。”
“换而言之,我军所要对付的不过就是敌南、北两路军而已,不过各只有两万步骑,只消打垮了其中一路,剩下的一路也就蹦跶不起来了。”
“等收拾了阴山南麓的两支唐贼,我军自可集中兵力与李图鲁所部慢慢周旋,纵使不能胜,游走退避还是不难,稍稍磨上数月,唐贼也就该退了。”
光吊起众将们的求生欲还不够,还必须吊起他们的求胜欲,如此,方才能尽全力跟唐军死战到底。
对此,阿史那元化显然是心中有数的。
所以,他不吝唇舌地将敌我优劣势好生分析了一通。
“大统领英明!”
“这仗,还有的打!”
“大统领,您就下令吧,我等跟唐贼拼了!”
……
只要能有胜机,突厥众将们并不缺拼命的勇气。
“好,吾意已决,先拿洪正涛所部来开刀,回头再去收拾萧长隆那小子,此一战,许胜不许败,各部把能战的儿郎们都集结起来,备好十日之干粮,明日午间出兵。”
阿史那元化说得那叫一个慷慨激昂,可其实么,心里头已在转着打不过就逃的主意。
只是,众将们正自情绪激荡中,根本没听出多备干粮那道命令中的蹊跷……
“报告师长,阿史那元化率四万八千兵马正向我军杀来,距此已不足百里了。”
七月十八日,末时三刻。
洪正涛所部方才刚进抵重镇怀朔(今之内蒙古包头),就见一名前出的侦察兵已从东面疾驰而来。
“呵,这是将我西路军当软柿子了呢,有意思,来人,传令下去:第一旅即刻前出,师属炮兵团配合作战,务必在最短时间里,拿下怀朔城!”
突厥大军确实来势汹汹,但,那又如何呢,洪正涛根本不以为意。
怀朔城,始建于北魏,原本北依大青山,南临黄河,战略地位极其的紧要。
只是,随着黄河的改道,该城距离黄河已远,天险关卡之名早已荡然无存。
所以,阿史那元化对此城并不是太重视,也就只派了一支千余人的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