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宗元符三年,正月十一,早朝再次取消,这已经是第五天不上朝了。
不上早朝,大臣们应该在各自办公室里办公。可这天,众多大臣却不约而同,都拥到了中书省的办公大厅。他们几乎个个手拿一张当天出版的大宋京都报,脸上全是紧张狐疑而又惊骇异常的神色:有的指点着报纸、有的比划着手势,有的神秘兮兮,有的却是满眼的好奇和探询,都把声音压得很低很低,叽叽喳喳地议论着。
许久,才有人提高了嗓门说道:“这可是惊天大事哦,弄不好要掉脑袋的,最好是快快禀报皇上!”
“就是就是”!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别看“大宋京都报”这报纸的名头好大,其实是一张市井小报。就这么一张小报发表的文章,竟能让大臣们觉得要天塌地陷似的紧张害怕,足见这篇文章够分量够唬人的。
正常该由宰相去禀报皇上。可宰相章惇正在皇上寝宫值班。众大臣群龙无首,象一窝被惊起的群蜂,嗡嗡嗡嗡七言八语众说纷纭,议论着该由谁去禀报皇上。嗡嗡了半天,终于,中书舍人袁布凡说了一句大家认可的话:“吴卫,你去报告章相吧,请他向皇上禀报,一并也请旨,怎么处置这件事。要不然,发行的越多,影响面就越广,这麻烦可就越大呀!”
许多人便应和道:“对,对,这办法最好”。
吴卫是当朝宰相章惇的秘书。他一直坐在墙角默不作声、静静地听着大家议论,此时见大家如此说,尽管心里极不情愿,暗骂:“奶奶个娘,一个个猴精猴精地,谁都不想担一点点是非!可恶!”但嘴上还是应了一声,向福宁殿跑去。
天气生冷生冷。空中凝着黑灰色的云彩,刮着溜溜的北风,细密的雪粒打在脸上针扎一样,麻辣辣地疼。章惇抄着手,在福宁殿门外静候着,冻得手脚又麻又痛,却一动也不敢动,只能两手不停地搓着,嘟起嘴往手上哈点热气。
此时,吴卫攥着一张报纸,一路狂奔来到跟前,由于跑得过急,收住脚步的瞬间,上身前冲,差点一头拱进章惇的怀里。章惇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惊得打了一个激灵,揉了揉老花眼定睛一看,认出是自己的属下,不禁压低声音喝问道:“慌慌张张做什么?一副狼狈样,成何体统!”
吴卫还没站稳,就急急忙忙把报纸递到了章惇的手上:“相、相爷,您快、快看看,这个吧”?
章惇大瞪起两眼去看那张报纸,只瞅了一眼,手就抖了起来,面颊也开始抽搐,花白胡子随着面孔的抽搐嗦嗦地抖颤,一行十分刺眼的粗黑大字射入他的眼帘:“端王行将承继大统”!
顿时,他全身颤抖,再往下看:“据可靠消息,端王将是承继大统不二人选......”,再往下,就是介绍端王的辉煌事迹和简要评价。越往下看,章惇的手抖得越厉害,只见他咬牙切齿把那张报纸攥成一个纸团,做了个要狠劲扔出去的动作,却又收了回来,对着吴卫低声吼道:“造谣!简直是无中生有祸乱天下!这,这,这个华光是什么人”?
“不、不知道啊!这是今儿早晨登出来的,咱中书省的大人们都看到了,恐怕还有更多的人看到了吧?大家都很担心,怕惹出大乱子!才让我来向您汇报。但愿皇上还不知道才好”。
章惇低声而严厉地说“这小报,到不了皇上那里,皇上眼下还不知道。皇上龙体欠佳,正是非常时期,此事暂且断不能让皇上知道。我向皇上禀报一声,回去再议”。
说罢,就带着一脸的怒气,走到福宁殿大门跟前,低头俯身轻轻叩击了两下。很快,就见大门悄无声息地开了一条缝,皇上的贴身太监探出头来,顿了一下,挤出一点讪笑,沙着嗓子说道:“哎哟,是章相啊。皇上有旨,您是宰相,有什么事,只管去办,先不用请旨”。
章惇心里咯噔一下,心想:皇上真的无力回天,听我禀报一声的力气都没了?难道真被那个混帐东西说中了?一边想着,一边轻轻地点头“哦哦”两声,退后三步,急转身对吴卫说:“你马上派人去那家报馆,让他们把没卖出去的报纸全部扣下,一张都不得再卖!否则就把他们全抓起来!同时,问清楚那个报馆,那个华光是什么人?然后,去把曾相和宁相叫来,再让人把大理寺丞、开封府尹都叫来”。
“哦是!”吴卫风也似的回身跑开了。
章惇气喘吁吁地赶回政事堂,避开议事大厅,回到自己的单间办公室。这里要比大厅里安静得多,他要在这里稍事休息,理一下思绪,以便在稍后的内阁会议上,拿出令大臣们信服且具有可行性的方案。
章惇坐进那张檀木椅子里,陷入沉思:端王,长着一张美男脸,对诗词、书法、画画、弹琴、作曲、踢球、骑马、玩乐,样样在行,特别喜欢美女;可谓声色犬马吃喝玩乐无所不能,行为轻佻、作派轻浮,这样的人,怎么能当帝王?做他的王爷,爱咋玩咋玩,可要他做皇上?不行,绝对不行!
而这个叫华光的人,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违,公然发表这样的文章,显然是受端王或端王的后台指使,意欲抢占先机,大造舆论,在世人心中,形成非端王不能承继大统的印象,从而为将来继位创造条件。不然,他怎么能得到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