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局(3 / 4)

大人,一路保重。”

“从今往后,下官不能为您效劳了,您多珍重。”

“大人的赏识提拔之恩,卑职没齿难忘。”

……

共事多年,没有恩情也有交情,没有交情也有熟识之情。

姜玉姝心里自然难受,勉强维持从容,笑道:“多谢,诸位的祝福,我一一收下了,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就此别过了。”语毕,她涩声下令:“走了,启程。”

不消片刻,众人上车的上车,上马的上马,开路的护卫鞭子“噼啪”一甩,车轮辘辘,马车渐渐远离府衙。

姜玉姝与女儿同车,郭晓嫣掀开帘子眺望,轻声说:“唉,看呐,黄大人哭了,通判也哭了。”

“千里搭长棚,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她靠着椅背,惆怅叹息,“总有分别的时候。”

“不知父亲忙完了没有?”

姜玉姝深吸口气,振作答:“约好了的,月底在岔路口汇合,一起回都城。”

“真希望快点见到父亲,两个月没见面了。”郭晓嫣满怀期待,“另外,大哥来信说,郡主将于七月临盆,盼望您回家主持大局呢。”

“快做父亲的人,妻子即将临盆,他该自己主持大局了。”

“大哥信任父母呀。”

母女闲聊片刻,即将离开边塞,她心里很不好受,闭目养神,“娘睡会儿。”

“嗯。”郭晓嫣细心,翻出薄披风盖在母亲身上。

不久,车马队伍驶入街道。

姜玉姝正闭目养神间,马车突然停下,母女俩毫无防备,身体前倾,险些摔倒。

“哎哟——”

姜玉姝急忙扶住女儿,朝外问:“出什么事了?为何停下?”

车外响起议论声,护卫高声禀告:“夫人,众多百姓拦路!”

拦路?又有喊冤的?姜玉姝下意识猜测。

岂料,护卫愉快告知:“老百姓来给您送行,还准备了万民伞!”

“什么?”

万民伞,乃官员离任时、当地绅商百姓为了赞扬其仁慈德政而制赠的伞,伞上系着布条,布条上注明赠送者姓名。

姜玉姝一怔,“万民伞?”她诧异掀开门帘,几步跨了出去,站在车上,定睛扫视:

前方街道,以及两旁巷口,挤满了百姓,来自不同地方,一群又一群,举着各自制作的万民伞,富裕地方用绸布书写姓名,其余用粗布。

晨风吹拂,一把把万民伞,无数写着百姓名字的长布条,在风里飘扬。

知州一露面,人群霎时激动起来,争相送伞。

“大人!”

“姜大人,这伞是乡亲们的心意,请您收下。”

“先收我们荆镇的!”

“知州大人,能不能多留几年?”

“是啊,留下来!”

“怎么突然要走呢?”

“奇怪,不是说会连任吗?”

一张张脸庞,一声声呼唤,一句句挽留,情真意切,发自肺腑。

她当了十余年父母官,眼前皆是其子民。

姜玉姝扫视百姓,心里一暖,瞬间眼眶发热,竭力忍着泪意,安抚道:“不要挤,都别挤,当心摔倒踩伤人,听我说!你们放心,朝廷已经派了新知州来,往后——唉,不要往前挤了,退后退后!”

她站在高处,嗓音被嘈杂挽留与感恩声淹没,护卫小厮劝阻未果,民风剽悍的边城,仿佛伞送慢了便无法表达谢意,举着伞的壮丁争先恐后,硬是把伞堆在知州跟前,两名车夫躲不开,被迫代为收下,手忙脚乱。

幸而,府衙官兵一路尾随护送,商定送知州与其丈夫汇合为止。

但此等场合,官兵不便拔刀,只能口干舌燥地吼,艰难驱散人群。

姜玉姝和颜悦色,劝了良久才得以返回车内,一坐下,泪水夺眶而出,她笑了笑,笑着摇头,泪珠浸湿了霜色衣摆。

“娘,您没事?”郭晓嫣递过帕子。

“没事。我只是、只是意外,没想到,百姓会送万民伞。”

“自然是出于尊敬与不舍,才愿意送伞。不然,刀架脖子上也逼不动那么多人感激相送。”

姜玉姝擦了擦泪,久久说不出话来,内心感动而充实,暗忖:我在宁州洒下的汗水,值了!

三日后,通往塔茶的岔路口,郭弘磊如约等候。

宁州府衙官兵下马,恭谨道:“侯爷,卑职等人护送姜大人到此处,就该回去了,都城路远,您们一路小心。”

郭弘磊温和颔首,“有劳。”

姜玉姝掀开窗帘,“你们回去。”

官兵们郑重其事,给她行了最后一礼,转身返回宁州。

“爹!”郭晓嫣探头,郭炅早已策马靠近父亲。

郭弘磊与妻小聊了几句,便打马南下,渡过苍江,翻山越岭,晓行夜宿,返回都城。

一路上,经过许多驿所,她回忆当年流放途中的艰辛,常忍不住忆苦思甜,趁机教育孩子。

六月中旬,一行人抵达都城郊县,泉台驿。

“吁!”

郭弘磊父子下马,姜玉姝母女下车,随从亲信拿了名帖入内张罗食宿。

驿丞闻讯,

最新小说: 遇到福尔摩斯先生后 软妹手拿恶役大小姐剧本 抛夫弃子的女知青 笨蛋美人逃婚后 穿越之病美人续命日常 我在顶流女团当团宠[穿书] 死遁后冤种前夫找上门了 日夜想你 系统教我爆改推拉男 被偏执竹马盯上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