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5 / 6)

【大概是将儿子们教育太出色了,出色到谁也不服谁,首先斗起来的是皇长子跟太子,至于其他皇子都还未成年,连登台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坐观两个兄长明争暗斗。】

康熙皇帝叹了口气,“儿子多了,成才了也不是一件好事。”想到老三为了摆脱嫌疑供出老大厌镇太子,他气就不打一处来。

逆子,都是逆子!

【前面说过皇长子比太子年长两岁,两人差不多时间接触朝政,同时背后支撑的势力也不相上下。】

【皇长子母族为叶赫纳喇家族,明相

() 纳兰明珠算是皇长子堂外公,明相为首的党派支持的是皇长子。太子母族是赫舍里氏,他太外公是辅政康熙四大顾命大臣之首的索尼,索尼去世后,政治遗产全盘落入跟皇帝一起除掉权臣鳌拜的庶出三子索额图手里,索额图算是太子的舅外公,支持的自然是太子。】

爱新觉罗·胤禔大笑一声,什么明相,什么索额图?不过是皇帝手里的一颗棋子!

爱新觉罗·胤礽心中泛起丝丝疼痛,想起了疼他爱他的舅外公,他的舅外公已经被汗阿玛活活饿死了,舅外公生前三番两次劝他反了,是他瞻前顾后犹豫不定。

最终落得如此田地,也是他咎由自取。

【基本上康熙中期朝中基本上是明党和索党相争,哪一个当占据上风另一党就会被皇帝连敲带打,绝不允许出现一党独大。】

【帝王的平衡手段用在这里也没错,可这就带来一个很糟糕的后果,哪怕他没有换太子的意思,他还是一手将皇长子扶持起来跟太子斗。】

爱新觉罗·胤禔再次狂笑,“不是汗阿玛给了我期望,我又怎会跟胤礽斗得你死我活?”

最后的最后,他的好阿玛不也表达了对太子的不耐?

若不是看到机会,他又如何想要置胤礽于死地?

【就如同网上形容爱新觉罗·胤礽的那些话,爱新觉罗·胤礽一直生活在老爹眼皮底下,小心谨慎,不敢有一丝松懈,只是他爹活得时间太久,他在太子之位上一蹲就是三十三年,相当于做了三十多年高三生,前路渺茫,还看不见希望。】

【我们正常人能忍受几年高三?】

【卷个一年就期盼来年考个好大学过上松快的日子。】

光幕上出现的是一脸麻木的高考大军。

【人到皇帝已经厌烦了太子跟皇长子之间的争斗,同时皇权和储君之权也出现了碰撞,专权的皇帝如何能忍受太子染指手中权力?外加几个成年兄弟时差在皇帝面前说太子坏话,某个时机皇帝被激怒了。】

【还是那句老话,沉浸在权力游戏中的皇帝已经成为政治动物,护权多疑,不允许哪怕是他儿子来染指皇权分毫,“朕给你的,你可以拿,朕不给你的,你不能伸手抢!”外加几个成年儿子集体告状,让踏入年迈的皇帝产生太子有抢他权柄的嫌疑。】

康熙皇帝一阵眩晕,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那些状告太子的话都是假的?”

“不对,不可能是假的,我派人私下调查过,那些太子全都做了!”还是说调查的人里有人背叛了他?

【此时又发生了另一件事,令皇帝彻底放弃太子,康熙四十七年八月,十八阿哥去世,此时康熙已经五十四岁,年近花甲,白发人送黑发人,如何不让他悲痛,更不要说十八阿哥是他近些年来最宠爱的幼子。】

【大臣们都劝皇帝不要伤心,保重龙体,太子爱新觉罗·胤礽却不见丝毫难过,仿佛死的不是他兄弟而是一个陌生人,这令皇帝心寒不已,想起了一桩旧事,当初皇帝第一次御驾亲征准噶尔时,

半途中染上风寒,高烧五天,当时年满十六岁的太子和三弟爱新觉罗·胤祉快马加鞭赶来看望康熙,康熙见太子面上无忧色很是失望,当时父子感情深厚他也并未多想,此时记忆却浮上心头。】

胤礽冷笑。

他怎么会关心那些异母弟弟生死,他巴不得那些异母弟弟都死干净了!

看到后面的他脸上笑容淡去,用力回忆这段往事,只是这段过往无足轻重只留下隐约有这件事的印象,具体经过他早已经不记得。

谁会将二十年前的事记那么清楚?

哦,他汗阿玛会。

康熙皇帝面色绷紧,天音为何能知道他所思所想?

莫不是能看穿人心?

【康熙借由爱新觉罗·胤礽不伤心幼弟离世训斥了他一顿,爱新觉罗·胤礽不以为然还出口顶撞。】

【康熙皇帝失望极了,太子不友爱兄弟,他如何敢将皇位交给他?】

【而太子呢,或许知道自己的态度让皇帝生气了,接下来的回程途中,爱新觉罗·胤礽总是深夜来到父亲行帐前透过缝隙偷窥他神态,这下可惹怒了皇帝。年幼皇子做这种行为还能算得上可怜又可爱,中年再做那就是其心可诛!】

【康熙是太子的君父,先是君后是父,你夜探皇帝行帐想干什么?是不是想弑君杀父?你对幼弟都毫无情义,又如何指望你对老父亲有什么情义?一回京康熙就废了爱新觉罗·胤礽太子之位,并将他幽禁在宫中。】

“难道我错怪胤礽了,一切都是我反应太过,胤

最新小说: 都是禅院家害了你 婚前贪欢 春日越界[合约] 黑月光悔不当初(快穿) 夜莺与神明[破鏡重圓] 古代客栈经营日常 白月光和她的囚徒 死对头非要攻略我 觉醒后强娶男主 偏执太子被当替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