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淡风清 > 历史军事 > 定河山 > 第九章 弯转的有点大

第九章 弯转的有点大(1 / 2)

这位刘将军与太子统率之主力配合,利用**内部不和,诸藩镇之间相互猜忌提防。指挥**的关东行营都统郑畋,以文制武无力驾驭那些骄兵悍将,监军之宦官横征暴敛。事实上未能形成统一指挥,反倒是各自为战的弱点。

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先后连续大战数十场。于陈州将**在关东最后主力击溃。俘杀唐节度使、观察史,并监军宦官以及亲王三十余人,收降**残部十七万余人,获取战马两万余匹,军械、甲胄、粮草更是堆积如山,彻底奠定了大齐朝统一天下的基础。

陈州之战后,关东以再无大股**,各地无不闻风而降。刘之荣以军功进封蔡国公,率所部进军山东、两淮。于两年之内,相继平定山东、两淮。并配合经略河北之尚让所部,扫平河北诸藩镇,并在燕山府一举击溃入寇之契丹铁骑三万余人。

两淮平定之后,被担心功高盖主的太祖皇帝,以诸军连年征战疲惫不堪,急需休整补充为名,调回河南南阳境内休整。虽未能参与平定江南之战,但在驻军河南之时,再一次挽救朝廷于危难之中。

金统八年,关中前唐归降之将领并万余**叛乱,占据了长安西部重镇凤翔,不仅时刻威逼长安。其叛乱还引发了关东、陇右前唐残余势力,以及流散宗室重新反叛。关中之战后归降的前唐藩镇,以及大部文武官员几乎全部裹挟进去。

同时,河中之战后一度退回夏州之前唐定难军节度使,也趁大齐主力经略关东、两淮,并准备南下江南。关中留守驻军,除少数精锐被各地叛乱牵制无暇他顾之外,其余诸军因已经长时间未征战,战力已经下滑到了谷底之机。

率数万党项铁骑突然南下,与叛军遥相呼应相继攻占关内道大部地区,切断了京兆府大部粮食供应。短短数日之内,京兆府内斗米涨至百钱。长安城内人心惶惶,甚至有的前唐归顺官员,已经做好迎唐朝皇帝回銮的准备。

太祖皇帝虽调集数万大军平叛,却始终迟迟未能建功。此时关中驻军除了刘之荣东征之前,被太祖皇帝留下的同州老部下,还有一定战斗力之外。大部分驻军却因为关中安逸的生活,战斗力极具下滑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

仅凭其留下的三万余之精锐,在面对整个关中、陇右、关内诸道到处都是叛乱,在还要应付南下党项铁骑的情况之下,虽疲于奔命但几经苦战。但除了留守长安担任禁军的五千余兵力之外,能够出动的兵力过少。

再加上接替刘之荣指挥所部的太祖嫡系,也是起家根本将领的定国公孟楷,有勇无谋、私心过重。两线作战疲于奔命,在加上指挥无力。两万精锐虽损耗余烬,但即未能彻底剿灭叛乱,也未能击破党项铁骑。

长安周边的局势,让太祖皇帝一筹莫展。河东与河北虽说已经平静,但还要守备长城防御北面的契丹,并威慑境内为祸前唐最甚的河北藩镇余部。两淮战事又刚刚平定,大军正在准备渡江平定江南。

无兵可调外加无计可施的太祖皇帝,甚至已经做好让城别走的准备。长安大明宫前准备用来驮运珠宝的马车,足足调集了数千辆。皇宫这么一动,更是搞的整个长安城内人心惶惶。本朝新贵们无人想着领兵出战,也都纷纷忙着将搜刮的财物向关东地区转运。

潜伏在城内的前唐余孽,也不断居中联络与城外叛军遥相呼应。甚至猖狂到光天化日之下敢在王府、官署,甚至皇宫前放火。就连长安城内三座宫殿中的兴庆宫,也被人暗中纵火烧毁。

其时正从两淮回师,已进抵洛阳之刘之荣闻讯,即与太子指挥所部精骑万余,星夜兼程赶回长安后。不待休整,便在渭北一带与党项骑兵展开鏖战。与从河东赶回之英国公黄邺所部两万步军配合,几经苦战率先将党项骑兵击溃。

后又指挥赶回的步军,步骑并进或抚或剿,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陆续将关中各地叛乱剿灭,方使得局势转危为安。此战过后,以平定关中有功,再晋为陇右郡王。但虽说晋封为郡王,但却由原来的一方统兵大员,改任尚书右仆射、户部尚书。

说白了,这位老兄在平叛之后爵位是升了,但兵权却被收了上来。看到这里,黄琼又仔细看了一下这本本纪中,当年这段经历与当时整个朝局的布局。却发现,这是自己当时的那位祖宗,玩了一手漂亮的明升暗降。

这位老兄虽说改任尚书右仆射、户部尚书,晋升为一品大员,更是加封为郡王。但尚书省历来是左仆射实际掌握权力,只相当于副职的右仆射,公文没有左仆射附署,基本上就是废纸一张。

当时大齐还处在征战之中,虽说关中叛乱已经平息,关东也已经平定。但江南战事还正炙,前唐皇帝还盘踞在成都,并控制着两川、黔中、山南、岭南诸道。尽管这些地盘,听前唐皇帝的已经不多。但毕竟灭唐大业还没有完成,当然算是还在战时。

按照太祖皇帝明令,征战时期军权统归新成立之枢密院,与战事有关的户、兵、工三部,暂隶中书省、枢密院直管。各部尚书虽说继续留在尚书省承旨,但操作具体事宜的

最新小说: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丢乡下三年后,全家跪求我原谅 大秦皇子:退婚王妃后悔了,还帮我纳妾! 疼爱美强惨攻略 玩家太漂亮是会被缠上的[快穿] 玛丽苏怪谈攻略手册[无限] 凛冬长夜 满级武者遍地走,第一杀手怂成狗 功高盖主被射杀,我浴血踏歌夺天下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