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师改成了半披发,只简单在后面打几个结。
造型师:“秦娴的人设就是白月光,素雅才好看啊!男主的妆造往硬朗方向走,她就要柔情似水,这样才更能突出性张力嘛。”
造型师没说的是——这位演员的脸扛得住镜头,就不需要做
花里胡哨的造型,去掩盖五官的某些缺点,她是真正的二百六十度无死角。
给她做造型,就应该引导观众去欣赏她原生态、无包装的美,以此来放大白月光的杀伤力。
沿着这条思路,化妆师在给她上妆时,也是往清新、伪素颜的方向走。
放在其他女演员脸上,这么淡的妆容只会被镜头“吃掉”,显不出什么效果,但这恰恰是秦娴的妆面要追求的目标。
化妆师甚至觉得,给她涂点底妆,提亮一下气色就已经足够。
“等会导演见到你肯定要夸!”她边化妆边说,“你真是我见过最有气质的女演员。”
凌穗岁保持微笑,向她道谢。
她将说话的语速稍稍放慢,大概是平时的0.9倍速。这样既能突出角色的闲适从容,又不至于用力过猛,让人觉得刻意矫情。
工作人员在门口喊:“扮演秦娴的老师是哪位?轮到你来拍照了,秦娴老师在吗?”
“来了来了。”
凌穗岁举手应道,她感觉自己在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名字都会变成“秦娴”。
她提起大袖衫的衣角走向摄像棚,脚下穿着的还是运动鞋,反正定妆照拍不到脚嘛。
凌穗岁走过来时,导演只是觉得她漂亮,但漂亮的女艺人在圈内太多了。
直到凌穗岁对着镜头站定,她周身的气质便浑然天成,由内而外散发出来。
导演眼前一亮,和旁边的男人说:“你推荐的这个演员果然不错,小姑娘很贴秦娴的角色设定啊。”
坐在导演身边的正是应年。他笑了笑,其实这也是他和凌穗岁的第一次见面。
他最初答应季照莹时,只是想做个顺水人情,觉得这角色谁演都行,没想到凌穗岁能给他惊喜。
不过当时看她的照片,好像也不觉得她是这种类型的啊?
其实,凌穗岁穿上戏服后的气质变化,一半源于她的五官可塑性和眼神戏,另一半则来自体态的改变。
很多人都以为,气质是天生的、神秘的东西,但其实不然。对演员来说,气质是可以通过身体语言和视觉效果去切换和实现的。
说得更具体点,气质就是性格的映射,而表演课经常强调的“真听真看真感受”,就是让演员学会观察人物,模仿人物,才能掌握人物性格,通过肢体和语言塑造人物。
凌穗岁成为秦娴的第一步,先撑起古代贵女的仪态。
衣冠要正,身体要肃立,双脚微微分开,左手覆于右手之上藏于袖内,自然下垂放于腹前。
高门大户的人家,养出来的女儿就是要端着这股劲。
第二步,凌穗岁拿上道具,用几个小动作勾勒人物形象。
她右手橫捏团扇,视线微微向下。低垂的眼眸冲淡了站姿的严肃感,镜头的视线重心也从全身转移到了她不施粉黛的脸颊。
最关键的一步,找准秦娴的性格特性。
她善良、温柔、优雅……这些标
签可以用来形容很多女角色,但独属于秦娴的,是大义。
所以,她会对困境中的男主伸出援手,会在公主遭遇危机时主动请缨,会带上那把匕首,以生命为代价,执行一场无法回头的刺杀行动。
秦娴确实有柔美文静的一面,但仅仅以这一个标签定义她,就太低估白月光的含金量了。
在听从摄影师指令变换动作时,凌穗岁对上了应年的视线。
他还穿着赵瑎(定风波男主角色名)的戏服,此时正双手抱胸,对她挑了挑眉毛。
凌穗岁以扇掩面,表情看似含羞带怯,回给他的眼神却是意味悠长,还带着隐隐的挑衅,让应年忍不住脑补她勾勾手指,唤他过来的模样。
他轻笑,拿出手机发消息给季照莹。
[你这朋友有点意思。]
季照莹秒回:[你见到珍珍了?]
珍珍?应年有些疑惑。
他心想,这可能是凌穗岁的小名,或者是她的真名吧。
[应年:嗯,今天拍定妆照。]
[应年:她很贴秦娴,旁边的编剧都两眼放光了。]
[季照莹:我就说没问题的嘛,看我推荐的人,给你帮大忙了。]
[季照莹:你欠我人情一次,就还在珍珍身上吧,记得在片场好好照顾她。]
应年:……
这不对吧,要欠也是她们两个欠他啊,怎么关系颠倒过来了?
编剧和他们说:“我刚拍了张演员的照片发给作者,他连续发了几排感叹号,说这个女演员就是秦娴本人。而且他现在灵感爆棚,想立刻给秦娴写个番外。”
导演笑:“他有没有后悔把秦娴写死?”
“我估计是有的,哈哈。”
和凌穗岁戏份差不多的演员,上一个拍了几分钟就走了,毕竟用不到那么多物料。
但在导演的安排下,凌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