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槐子带着人,在山里的空地上能中多少都中了多少。可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觉得没粮食就不成。人饿的呀,只想想玉米饼子,都觉得是无上的美味。 这真就是没法子了。 雨一场接着一场,干涸的土地一点一点的恢复元气。那被山火烧过的山,没多少日子,远远看去,就笼罩上一层绿意。 哪怕再难熬,大家知道,这是有盼头了呀!雨一下来,野菜就冒出来了。掐了就能填肚子,人总算是活起来了,来来去去的,有点点生气。 好多人都觉得林先生怕是有点杞人忧天了! 那么多人乐观,可林雨桐看着天,一天比一天忧心。 药厂就是在这中时候开工的,机器动不了,就人工上。也不生产其他的药,就是瘟病的丸药,生产了先放着吧。 才一立秋,眼看庄稼就收了,玉米杆子都那么高了,结果又起蝗灾了。 具体从哪起的不知道,反正乌泱泱的横扫一片,所过之处,地上的庄稼一扫而空。不仅是庄稼,那黑压压的压过去,房顶上,院子里,所有的缝隙里,都能挤进来这玩意。 说这玩意能吃?没错,是能吃!可是,这乌泱泱的到处都是,怎么弄?还没顾上弄了,人家朝下一个目的地进发了。 欲哭无泪!杨九叔直接往村口重新蓄起来的水坑里一跳,他不想活了。 是杨子几个在那边玩,给救起来了。 庄稼地里的粮食,保住的还就是红薯了。减产是肯定的,但不至于没收成。 那山上的红薯,救济不了灾民,不到收获的时候,槐子带人就一点点的收回去了。那是山上小三千人的口粮。上面给的口粮已经吃完了,没法子。 才把庄稼收完,秋雨来了。这都不是绵绵的秋雨,雨势特别大,一夜的工夫,门前的河水就几乎溢出了河岸,下游去的河滩汪洋一片。 巴哥带着村里人,时刻看动静,怕山洪。 幸而,自家这边没有。倒是听说周围的南山、中山,山洪下来淹没了数个村镇。 秋雨不停,几乎没有晴天。村里这地势不错,没被淹,下游怕是就不好了。反正站在村口,能看见下游汪洋一大片。 道路泥泞,什么也运不进来,运不出去。 药铺的人,是冒雨的靠人力背,将瘟药往药铺里的运。 冬起瘟,盛于春。林雨桐看着库房里一箱一箱的药运出去,心里可算是轻松了。熬吧,熬过今年冬天,只要瘟病在今冬初起的时候就控制住了,那么……来年就好了。 来年的春,这关中大地,必能生机盎然…… 作者有话要说: 稍后见 .w.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