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生的个人信息在学校都有档案,顾淮要了杨春芳家的地址。
这功夫,魏九查学校门房的登记,杨春芳确实出了校门,时间对得上。
顾淮和江庆生、吴胖子去杨春芳家,留下魏九带着几个人,留在学校,继续调查。
杨春芳家住在公共租界,警车停在弄堂口,弄堂窄杂乱,住户有剃头的,磨刀的,补锅,挑担子卖馄饨,拉洋车的都是下层百姓。
弄堂口的杂货铺,就是杨春芳家开的,杨春芳的娘邋遢,听口音不是本地人,一边和几个人说话,时不时地吆喝大孩子看小的,几个小不点的孩子上串下跳,打断顾淮的问话。
杨春芳的娘拍打五六岁男孩的手,那个男孩子正用手抓饭吃,“没点规矩,饿死鬼投胎。”
回过头,“警官您说?”
“星期二有人打电话到学校,说是杨春芳的家人。”
妇人把两岁的男孩子扯过来,抱在怀里 ,心不在焉,“我们没给她打电话,她在学校好好的。”
“有没有亲戚朋友熟悉的人往学校打过电话?”
“能有什么人给她打电话。”
妇人喊一个十八九岁的男青年,“你给你妹妹打电话了吗?”
青年耷拉着眼皮,无精打采,像熬通宵没睡醒,瓮声瓮气地说:“我没打。”不满地说;“她嫌弃咱们家里人给她丢人,不让打电话,不让去找她,谁去自讨没趣。”
妇人给身上的孩子擦小脏手,抱怨道;“我当家的不同意她上学,女孩子上什么学,浪费钱以后还不是别人家的人,家里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养活这几张嘴,那里还有闲钱供她读书,可她让舅舅来说情,她舅舅说,女孩子读书识字,以后嫁人挑个条件好的,在学校里和有钱人家的少爷公子接触多,现在都婚姻自由了。”
顾淮对她的抱怨没插话,最后趁她说话的间隙说:“你女儿杨春芳失踪了。”
妇人一愣,半天反应过来,“失踪了,在学校怎么失踪了?”
妇人有些慌乱,“春芳去那里了?”
这时一个中年矮个男人走进来,妇人放下怀里的孩子,朝男人说:“春芳失踪了。”
男人似乎一愣,木讷的脸,瞅瞅顾淮他们,嘟囔,有些许不耐烦,“死丫头跑那去了,我说不让她念书,找个婆家嫁了,你偏不听,做梦女儿嫁个有钱人家。”
顾淮说;“我们是警察局的,来调查杨春芳失踪案。
男人脸上的不耐烦收起来,小心恭敬,“警官,她是不是在学校惹什么事了?”
顾淮说;“没有,她接到一通电话,说家里有事就走了,再也没回来。”
男人和妇人互相看看,都是一脸茫然。
“她最后一次回家,有什么反常吗,发生了什么事吗?”顾淮问。
瘦男人摇头,“要交学费,当时家里没钱,她娘借钱给了她学费,回家就要钱。”
顾淮看杂乱的店铺,余光瞥见那个十八九岁的青年,趁着父母没注意,正在收款的匣子里拿钱,问;“你儿子上学吗?”
男人看了青年一眼,想阻止他拿钱,有人在,忍住了,说:“他高中毕业,你看到我们这样的人家,供不起大学,店里人手不够他在店里帮忙。”
“没找个差事做。”
中学毕业找个差事不困难。
顾淮随便闲聊说。
“托他舅找个差事,做几天就被辞退了,托人人情钱白瞎了。”
男人无奈的摇头。
“为什么被辞退。”
妇人忙插话说;“起晚了,上班总迟到,被老板开除了。”
青年听见朝他母亲嚷道;“瞎说什么呢,妹子失踪关我什么事。”
顾淮问;“你最后看见你妹子是什么时候?”
青年想了想,浑不在意地说:“上个星期,她周末回家。”
“你们说什么了吗?”
青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随即低下头,“没说什么,我着急出门。”
顾淮问;“我能去杨春芳的房间看看吗?”
妇人带着他们朝里走,边说;“她不常回家,有时两三个星期才回家一次。”
杂货铺往里走挂着布帘,隔出一小暗间,妇人拉了灯,说;“春芳和她妹妹住。”
几平方小屋,叠放着书本,顾淮拿起书看了看,初小课本,杨春芳妹妹的。
几件衣物搭在绳子上,几件半旧家常穿的衣裳,箱子上放着一个柳条箱,顾淮问:“这个箱子里是杨春芳的东西吗?”
“是,她平常不住家里,衣物都拿学校去了。”
“能打开我看看吗?”
妇人说:“看吧,没什么好东西。”
取下来,柳条箱没锁,顾淮打开,上面放着几本小说,沪上一个出名的女作家写的,发霉的阴雨天,无聊的风流韵事。
一本电影画报,男演员的剧照,顾淮随手翻了翻,里面掉出一张照片,黑白照,照片上有三个人,顾淮仔细看,靠左侧那个短发的是杨春芳,照片上两个女生,梳着一条长辫子的叫钱芬,清秀的叫吴娟,同屋的两个女生。他见过的。
看照片下面日期,两年前高中一年级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