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大人觉得一亩的数量不准,于是又安排人挖第二亩地,这次他挑着挖。
安排好第二亩,然后又安排第三亩,一直安排到第十亩地才停止。
这么挖徐家村也乐意,毕竟村里人手那么多,总不能其他没活干。
村长严肃地说:“你们快点去挖,挖了第一遍继续挖第二遍,要挖三遍才行,这么计算才正确。”
村长想快点完成姜大人分给的任务,他可不想继续陪着姜大人在这里看挖地蛋子,他好想亲自下场把村里的地蛋子全挖回来。
他害怕天气不好,地里的地蛋子会被糟蹋。
程顾卿家的地蛋子也在十亩的范围内,姜大人对着茫茫一片耕地,东南西北中挑选,把徐家村的田地范围都囊括进去,看看不同地方的亩产分别的多少。
10亩地很快就挖好,连续挖了三遍,乡亲们才停收。
乡亲们看着姜大人,仿佛在喊他快点过来秤。
村长和七叔公对视了一眼,他们不在同地方挖的10亩地,产量还是一样多。
这证明他们没说谎,他们的地蛋子产量的确很高。
姜大人仔细查看了一下,发现装好的地蛋子麻袋数量差不多,也就是代表亩产的地蛋子差不多。
姜大人这时候才正在相信地蛋子产量的确很高,徐家村没有挑选地方让他挖,没有骗他。
师爷,黄书吏,徐秀才三人带着衙役,一亩一亩地地称重,大家分工合作,连续算了三遍,才放心地记录数据。
姜大人着急地问:“师爷,亩产多少?”
师爷这时候没那么激动了,可以说恢复了平静。
一亩一亩地称重,他已经习惯了高产。
虽然前一刻钟不相信那么高产,但此时已经非常相信了,就算别人不信,他会说服别人信。
师爷大声地说:“大人,这十亩地,最高的足足4500斤,最低的也有3000斤。大人,地蛋子真得产量很高。一亩地就有3000斤了。”
师爷好想喊一声天佑大乾子民,随后一想大乾已经没有了,他们不再属于大乾的子民,他们现在只是卫国公属地下的子民。
他不敢说天佑卫国公,毕竟现在形势不明朗。
虽然师爷知道卫国公有问鼎中原的心,可他小小的一个师爷,不敢乱说话。
黄书吏兴奋地说:“大人,如果这些地蛋子,能在上元县全种上,那产量得多高啊。大人,上元县的百姓就不用挨饿了。”
黄书吏被地蛋子的产量迷晕了脑袋,他只想到要是在上元县,每家每户种上地蛋子,这个冬天就不用挨饿了。
黄书吏想着,夏收还未结束,现在准备夏耕还可以,等秋天的时候就有收获了。
只要种一季度,就能够上元县的百姓不饿肚子了。
黄书吏恨不得拿起地蛋子,回家种上。
黄书吏是上元县土着,在上元县自然有田地,他已经打定主意,夏耕种地蛋子,他也想要亩产3000斤的粮食。
程顾卿听到要在全县种上,她有点担心产量问题,只好越规矩地赶紧说:“大人,万万不可在全县种上。俺们徐家村第一次种地蛋子,不知道第二次种还会不会那么高产。万一全县种上,如果产量没那么高,那可害死人。大人,千万不能全县铺开来种。不如每户种一两亩。”
程顾卿实在没信心其他人种地蛋子能像他们徐家村那么成功,她可不想看到农民颗粒无收。
泥腿子家底本来就薄了,不能太冒险,伤不起呢。
程顾卿的话倒是提醒想全部种上地蛋子的黄书吏。
刚才想得太天真了,看到徐家村的产量高就以为自己种也会产量高。
这位程娘子说得对,不能冒冒失就去种,得要一点一点地种,做好就算绝收也不会输太惨的准备。
黄书吏心里点了点头,想着今年的夏耕,他还是种少部分地,等确定能会种了,再加大力度种地蛋子。
至于种着种着产量少,绝收的情景,卖种子的人都说几年后,所有黄书吏想着还有几年时间能好好种,而且种几年收获也非常大。
黄书吏希望懂农业的能一直培育好新苗子,让他们种的地蛋子产量一直高下去。
姜大人对于农业,不是很懂,想着回去得立即写信到吉庆府,告诉家里人这边的地蛋子情况,然后让家里人禀告给卫国公。
至于卫国公重不重视,他不知道。但他的上元县,一定会好好种地蛋子。
这么高产的农作物,不种是不可能的。
只要他治理下的百姓不饿肚子,那就是最大的政绩。
姜大人隐隐约约觉得因为地蛋子,他的人生会变得不一样。
至于变成怎样,只能交给时间了。
姜大人对着师爷说:“师爷,你留在徐家村,跟着村民一起夏收。每一亩的地蛋子重量必须弄清楚。然后给我汇报。”
姜大人不会一直留在徐家村,身为一县之长,业务繁忙,得要赶紧回去处理。
衙门那么多人中,师爷是他带过来的人,也是他最信任的人,把他留在徐家村最合适。
师爷点了点头说:“大人,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