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窒息般的绝望。
首次大规模的撤离,耗时三天成功完成,不单单是全国各地,乃至于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着此事,大国动员的力量,也令人为此而震动与感到不可思议!
这就是大炎!
但完成撤离,并没有让东山州府尹一口气,因为更大的麻烦接踵而来。
各个城市中专门设立了安置点,一些酒店,饭店都被临时征用。
可纵然如此,仍旧有很大一部分人只能待在安置区临时搭建的帐篷里。
一个安置区的极限容纳人数近千人,但要知道四个城郡撤离出来的是几百万人,单个城市的安置区根本不足以满足这一点,因此安置区域仍旧在不断扩散。
从东山州其他未撤离的城郡,到逐渐开始往其他州府区域扩散
这必须要有各个城市之间的紧密配合,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极大的混乱。
因此这几天全国各地的人们都随处能看到从头顶掠过的直升机。
这些直升机里搭载的,全部都是要送往各个安置点的物资。
安置计划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烧钱,但至始至终没有一个城市的领导人为此有过半点怨言。
民众们虽然不得不抛家舍业,背井离乡,但他们却在陌生的城市感受到了温暖。
但凡有安置点的城市,都会有很多民众组成志愿者的队伍。
有人帮忙分发物资,有人在帮助安置民众,甚至很多城市还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师,却保证每一位民众的身心健康。
大炎国,已然做到了,万众一心,同仇敌忾。
各个安置区所在城市的高速路上,总能看到成对拉着物资的大车,浩浩荡荡的驶来。
【欢迎各地兄弟姐妹回家做客!】
【身为大炎人,大炎何处不为家?】
这些大车上拉着横幅,这都是各地百姓的心意。
这让所有本来因为离开家乡而心慌的民众意识到他们,虽然离开了家,离开了自己的城市,但并不意味着国家抛弃了他们。
事实上还正好相反,正是因为国家对他们每一个人的重视,才会不惜动用如此大的力度,来完成史无前例的迁徙。
从临岛郡最后一批民众撤离城市那一刻开始,就再也没有了相关的报道出现。
因为所有的媒体记者也随车离开了。
很多人都很好奇,这四座空城现在是什么情况,完全没有任何官方有后续的相关报道。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四城并未像他们想象的那般入目皆空,而是开始有大型施工设备,源源不断的驶入。
工兵队纷纷按照计划赶往了各自的目标城市,并迅速在沿海一带区域安营扎寨。
他们很清楚,接下来的工程需要历时几个月之久。
而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们的吃住都会在这里。
其他的施工队也在源源不断的赶来集合,几万人的施工队伍,逐渐成型。
东山州其他城市的民众也疑惑的发现,城市里一些重点工程一夜之间纷纷停工,就连外面停着的工程车都不见了。
如果说仅仅只有一处地方倒还能够理解,可是全城所有跟郡府挂钩的工程全部停工,这可就说不过去了。
“我们城市要建设的旅游公园,怎么突然不干了,该不会是要烂尾了吧?”
“大哥你想清楚了再说话,这是招商引资来的项目,怎么可能会烂尾!”
“我们城市的新郡府大楼也停工了,我记得之前不管刮风下雨,这地方都没停过工,怎么现在说停就停了。”
“我那天看到有很多施工车上了高速,你们说会不会跟这事儿有关系?”
越来越多的民众注意到了这蹊跷的状况,有细心的网友总结了一下,整个东山郡所有城市的市重点项目全部停了,大量的施工队不知所踪。
接踵而来的怪异情况,已经让网友们有些麻木了。
这两天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好像没有一天平静的时候。
他们并不知道,所有的重点项目停工,是因为钦天监带头,要在东山州打造一条捍卫人间的边关!
而建设方案,终于在刘文斌夜以继日的开会研讨下,逐渐成型。
这天一早,赵启才刚刚来到办公室,便看到了顶着黑眼圈面色憔悴的刘文斌,火急火燎的赶了过来。
在赵启的印象里,刘文斌一直是个文质彬彬,很注重个人形象的学者。
但这几天刘文斌已经顾不上这么多了,他和一众院士除了上厕所之外,几乎就没离开过会议室,就连吃饭都是在会议室里草草完成的。
“监使!我们终于讨论出来了一个有效的可行方案!”
刘文斌情绪激动地晃着手里的图纸,看向赵启说道:
“如果能够建成,这将是大炎国近代建筑史上最璀璨的成就!甚至超过了古代的万里长城!”
一边说着,刘文斌一边将图纸摊开,上面还记录着密密麻麻的详尽数据。
“监使,整个边关由四座城门构成,四个城门分别坐落在四个城市的要地。
该建筑方案,结合了兵法之道,立险关成郡,四城相连如同一条怒龙趴在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