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但论成就,却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周瑜。
周瑜的目光又扫向郑平身后的祢衡和诸葛瑾,亦觉两人不凡。
祢衡的年龄偏大一些,而诸葛瑾却只比周瑜大一岁。
席位跟周瑜相近的鲁肃,低声介绍道:“周郎,显谋先生左边的是平原名仕祢衡祢正平,文章辞赋堪称一绝,连陈留文礼公和北海文举公都称赞不已。”
“右边的是琅琊才俊诸葛瑾,亦是显谋先生的结义兄弟,虽然年幼但才能不浅,未及冠之前就出任过青州济南国国相。”
周瑜顿时心惊不已:“如此年幼,就出任国相一职?如此才俊,我竟不识,是我小觑天下人了。”
鲁肃却是笑道:“诸葛瑾虽然有才,但这才能也就跟我差不多,不值得惊叹。”
“真正值得惊叹的,是诸葛瑾的二弟诸葛亮,虽然年仅十二岁,但论天赋,却是青州诸俊杰之冠!”
“不仅仅是康成公的亲传,还是玄德公和显谋先生共同培养的门生。”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玄德公麾下才俊,能接替显谋先生的人,必然是诸葛亮!”
“哦对了,诸葛亮还有个昆仲,是庐江太守陆康的从孙陆议,你也是庐江人,想必也听说过陆议的名声。”
“这小子只比诸葛亮小两岁,但天赋也是绝佳,尤其对兵法最有兴趣,将来必定会跟诸葛亮一并,名震当世。”
周瑜听得更是心惊:“青州竟有如此多的才俊,令人惊叹。”
鲁肃不知有意还是无意,今日的话特别多:“这还不止呢!听说过淮南人刘晔吗?汝南许劭善于观人,当时杨州避难,称刘晔有佐世之才。”
“刘晔如今也在康成公门下,时常跟诸葛亮和陆议比试,互有胜败。”
周瑜愕然道:“刘晔也去了临淄城?”
淮南距离庐江不远,周瑜自然是听说过刘晔之名的。
鲁肃笑道:“这还只是年少未出仕的,这年长的俊杰还很多。比如冀州名仕田丰和沮授吗?此二人都有佐世之才。”
“又有如琅琊名仕赵昱、彭城名仕张昭、中山名仕刘惠......”
这一连串的人名,自鲁肃之口,入周瑜之耳,让这个自负才学的少年,逐渐呆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