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赞?分明是郭开自己与秦人作的交易,这才嫁祸给武安君。
赵立简直要被气疯了,扬手要打人,此地那是龙台宫,这等行为乃是大不敬,簇拥上来的朝臣牢牢地拉住了赵立,好一会儿才给劝住。
郭开正疑惑他的消息是怎么走漏了,自己回朝的第一天就被召进了宫中,好在他反应机敏,很快又打消了赵迁心中那微弱的怀疑。
赵国以火德为主,木德为辅,故而大殿之上的袍服则多以七分红色,三分蓝色为主,远远看过去如同绛红深蓝的绸带。
文臣在互斗,武将又临换将。
顿弱于楼阁中知晓今日龙台宫所发生的一切后,不免笑了笑,又摇了摇头,郭开贪恋权势,又极其自负,果然能凭借一己之力搅浑赵国朝堂。
韩仓亲自持节赶往了前线大营,他到营中之时,军中已点了火把。
他此来是要为赵王除掉一个人。
火龙如长蛇蜿蜒于山谷之间。
白日的一场大战平息不宁,焦土还冒着白气,太多的士兵又则损在白天的固守之战。
李牧沉吟着吩咐:作合围佯攻,吸引左右两翼秦军入计反包抄,实则赵之轻骑突出队伍,以应万变之机,直入中军断斩秦军之布局。
王翦行令果然也老辣,他根本就没有上当,以计而行,缓动而应,令赵军铁骑无军可冲散。
一场鏖战,两军皆有伤亡,休战息鼓,以奋力作明日之战。
“先生,将军尚在议事,恐要过一阵才能见您。”文官吏客气地让张良侧营稍坐,战国之时对于白袍士子非常尊崇,战争之备,得大才谋士指点,若士人负鬼才之能,方有扭转乾坤之效。
“有劳。”张良也不慌,就是被这冬风吹得有几分身僵,他见赵军之中,竟如此疲敝,纵然此时拒秦,依照战备之资,秦国军备充沛论内政修和,赵国更不能及,纵然武安君尚在,灭赵也不过一年而已。
一个时辰前,昏暗的主帐之中,几位主将一一看过赵立的书信后,才知为何这些时日的军需粮草还没有到。
原来是以此作要挟,逼迫李牧交出兵符。
帛书焚灭后,徒留寂静。
司马尚在沉默中率先开口,他腰系一轮大斧,怒气冲冲地把刀拍在桌上。
“将军!他们临阵换将不是因为战事,而是国政中有奸恶之徒!”
“我司马尚一生追随将军,愿死与将军同!”
“杨岳愿与将军共!”
“将军,如此败坏之朝纲,赵国非我等所奉。若将军效仿廉颇上将军,我等愿生死相随!”
众将义愤填胸,他们被账外的厚雪所激醒,皆横刀跪立于武安君前。
李牧目视他们,看到了他们眼中很多星星点点的光亮。
赵国可以有一个廉颇,但绝不能有两个,这不是李牧一生之信仰。
“休要此言!”李牧喝道。
“将军,他们是想要将军的命啊!”
霜雪不留情面地从账外侵袭。
“报——韩家令持王令来营,请武安君接王令!”
令书被塞在一个圆柱形的金属器中,这个长约为十寸的铜器被呈放在一个铜盘上。
李牧下跪,掌心向上去接王令,却发现韩仓并未像之前那般拿起令书放在他手中,而是言道:“王令贵重,大王要武安君亲自双手奉拿,下臣不敢代劳。”
李牧熟知军械铁器制造,他粗粗扫上一眼便可知,铜器的花纹在黄烛下发着不同的透光,是被放在火上烤过!
若他伸手去拿,滚烫无比的铜管势必会把他掌骨血肉脱骨烧去,半年内再无法执拿任何刀刃兵器!他就算不愿意换将也则乃板上钉钉。
韩仓强调了双手。
此招阴狠毒辣至极。
“武安君不接,是要抗王命吗?”韩仓露出一种很阴沉的笑容。
李牧厉声道:“你是什么东西,本君接与不接还要你置喙?”
韩仓哪里接得住将军之威。
李牧深知郭开韩仓之狠毒。他的边军在井陉已经苦撑四个月,他们一起渡过深秋,一起熬过寒冬,再等上一个月,他们就能迎来初春。
可二十万边军,跟着他李牧,粮草不全,非战死也要饿死。
李牧在把他们从北境带回中原时曾说过,要带他们回家,等到来年的夏日,他们再要一起追逐水草之中的匈奴。
二十万。
二十万人,这二十万赵军将士是他的同袍,也是他的兄弟。
李牧想起当年廉颇离开时曾执手肺腑——柏安,我此去,此生不可再见。他们我就交给你了。
李牧攥紧手,他说过要带他们回家。
李牧看了透红的铜管。
“将军!”司马尚已然汗流浃背,大喊一声,“将军不可!”
韩仓蹙眉,一个眼神,随身的王兵便将他牢牢按在了地上。司马尚的脸被狠狠地埋在了黄土层屑,他死死地盯着韩仓,“奸人!”
“涥祥!勿要生事!”
李牧喝道,他抬手,却只听到砰地一声!
一个高大的身影突然撞了过来,转眼他一把攥住了铜管!
——纵是军人,也无法忍受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