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点了点头,这都是新朝建立或者新帝登基以后的惯例操作了。
只要该皇帝脑子清醒,明白国家现在处于什么情况,面临着什么问题,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是理所应当的。
不过,这并不能否认萧衍是个明君,毕竟许多皇帝连这些最基本的都做不到呢!
这对于经历过先前几位皇帝乱政的百姓们来说,是个极为难得的好事,对国家来说也是百利而无一害。
朱元璋慢慢地说道:“大多数百姓,如果有地种,有饭吃,日子能过得下去,是不会闲着没事去造反的。”
他曾经就是那大多数百姓之一,如果不是元朝实在太畜生,社会实在太腐败,生活实在太困难——他连饭都吃不饱,为何不拼一把呢?
与其在乱世之中沦为旁人的刀下亡魂,或是死于饥饿和疾病,还不如赌一次,赌他能不能成为人上人。
世人大多畏惧死亡,但当世人一无所有的时候,死亡便也不是那么可怕了,反正都是死,怕什么?
事实证明,他赌对了,他真的成为了人上人,虽然高高在上久了,他难免会忘记自己曾经的出身有些忘乎所以,但他对于老百姓的心理还是比较了解的。
有媳妇,有孩子,有地,有粮食,傻子才去造反,嫌日子太好了么?!
【萧衍本人崇尚佛道,但对于儒家也同样重视,虽然当时尚文的风气兴盛,但想要构建稳定的政治秩序,在世人心中建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必不可少的还是儒学。萧衍于此道造诣颇高,甚至亲自撰写了《春秋答问》等着作,根据史书记载,他一生写了上千卷着作,大部分都与儒学有关,还会亲自给学子们讲解儒学,甚至主持策论考试。】
【除此之外,萧衍还让一些有名的大儒对五礼进行重新修订,完成以后在全天下发行。正是由于皇帝对儒学的重视,造就了人人都知礼节的良好现象,南梁文化更是繁荣至极,比如皇太子萧统便主持编篡了《昭明文选》,南梁的文化之繁盛,即使在文气斐然的江南,也是数一数二的,这与萧衍本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毕竟朝中风气很大一部分就是由皇帝决定的。】
嬴政眯起眼,喃喃地说:“儒学?”
在这个时候,秦国治国的思想是法家,但这不意味着儒家便没有地位了,恰恰相反,儒生、孔子一直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
焚书坑儒,往往会让后人以为他特别讨厌儒家,焚书烧的是百家藏书,并不是只有儒家学说,坑儒也是因为该死的方士欺骗。
嬴政不是傻子,也不是什么脑子不会转弯的蠢货,儒学也有许多好处,其中包含着的各种伦理道德思想,对于秦朝的统治都是有利的。
对大秦有利,便有可以利用的余地。
李世民摇了摇头,有些不赞同地说:“皇帝为天下主,若是不能救国救世,写这么多锦绣文章又有何用呢?”
若皇帝圣明,国家昌盛,文辞出众自然是加分项,可南梁显然不符合这个条件,既然如此,锦绣文章又有什么用呢?
难道写文章可以治国么?陈叔宝、杨广都有诗作流传后世,可皇帝若是治国无能,不能匡扶天下,
诗词写得再好也终究是小道罢了。
刘彻笑道:“儒学思想的确对于王朝的统治很有益处。”
儒家学说所强调的君臣、夫妻等等伦理方面的规范,对于百废待兴的南梁来说是一剂良药,只看刘宋和南齐频繁的篡位、弑君这种行为,足以看出儒学的重要了。
为了南梁王朝的巩固和社会风气的改良,儒学的兴盛是必然的,只要控制得当,便会为萧衍带来源源不断的好处。
【早在萧鸾在位,萧衍尚是南齐臣子之时,便与北魏结下了不解之缘,萧衍登基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与北魏保持着敌对的关系。虽然老对手孝文帝已经死了,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并不会因为一个皇帝的死亡而得到改善,毕竟两国之间都想要争取自己的利益,并为此发动了数次战争,双方有来有回,有战有败,中间北魏还爆发了河阴之变,内部出现了矛盾。】
【灵太后毒杀孝明帝,假称孝明帝之女为皇子,扶其登上皇位,后来又立了另一个皇帝。权臣尔朱荣借机起兵,不仅杀死了灵太后和新帝,还屠杀了大批朝臣贵族,从此掌握了朝政大权,总之就是波折颇多。到了大同元年,萧衍还好好的,北魏却发生了分裂,元善见和元宝炬分别是东魏和西魏的皇帝,简而言之都是被权臣控制的傀儡。大同二年,梁魏停战。】
刘彻惊叹道:“假称皇女为皇子,还将其立为皇帝了?”
这真是一件奇事,从来只知皇子能做皇帝,皇女再尊贵也不可能打破这个规矩,但他没想到,居然还有假称皇女为皇子的事情。
不仅如此,这个假皇子真皇女居然还坐上了皇帝宝座,虽然这并非出于她本人的意愿,而是灵太后的谋划,但这一桩事也足够惊世骇俗了。
武则天微微冷笑,元姑娘这个所谓的女帝还不如一般的傀儡皇帝,灵太后在立皇女为帝的当天,便对外宣布了元姑娘的身份,声称此举是为了稳定人心。
就这样,元姑娘匆忙登基,又匆忙被废,不过是一件政治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