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骏满脸问号:“我儿子?我儿子虽然偏激了一点,但不至于如此吧?”
他十分惶恐,天幕对他儿子的形容,好像很不对劲啊!
李世民嘲道:“刘子业要是真的能把《孝经》读明白,又岂会做出那般狂悖的行径?”
天幕说刘子业把书都读到狗肚子里,这话真是一点儿不错,刘子业的种种行径,有哪条是符合孝这一字的么?
刘彻饶有兴味地说:“那我倒是要看看,刘子业究竟做了什么?”
大汉以孝治国,即使是皇帝,也不能不孝父母,这也是窦太后压制他多年的依仗之一。
因此刘彻虽然心中不满,对祖母还是孝顺的,而刘子业这个被天幕评价《孝经》都读到狗肚子里的人,又会做出什么事呢?
朱元璋说道:“读到狗肚子里,这话都算是客气的了,刘子业心中压根儿没有伦理道德这种东西。”
刘子业不仅不具备做一个皇帝的能力,也没有丝毫作为人的感情,他只是一头满心欲望和暴戾的野兽罢了。
朱棣看完别人家的不孝子孙,再看自家的大儿子,难免顺眼许多。
他虽然偏爱次子,对长子有些不满意,但他不得不承认,长子的孝道是没得说的。
【刘骏在世时,尚且可以压制刘子业,屡屡训斥,当刘骏驾鹤西去以后,就再也无人可以管束刘子业了。这话其实不太严谨,刘骏死了,但还有一个人可以约束刘子业,那便是刘骏留下的大臣戴法兴。刘子业即位后,原本该由江夏王辅佐朝政,但或许是出于畏惧的缘故,江夏王并没有与戴法兴争锋,因此朝政大事便由戴法兴决断。若刘子业年纪小也就罢了,皇帝年少,大臣本就该帮衬着,可刘子业的年纪已经不小了,也有了自己的想法,戴法兴对他而言就很碍眼了。】
【恰好宫中有个宦官叫华愿儿极得刘子业宠信,经常能得到赏赐,但这些赏赐往往会被戴法兴裁减,毕竟宦官又没立过什么大功,赏赐太多钱财并不合理,但华愿儿作为被克扣赏赐的人,心中难免不平,便在刘子业面前说世人都认为戴法兴才是真天子,刘子业听后勃然大怒,将戴法兴处死,就连棺材也烧了。】
嬴政眉头紧皱,说道:“他刚上位不久,便无故赐死朝中重臣……即使急着夺权,也不该用这种方式。”
他若是觉得戴法兴权力太大,便该尽快壮大自己的势力,等到大权在握后,再想办法抓戴法兴的错处,即使真的要赐死对方,也保留几分体面。
可刘子业的所作所为,无疑是极为愚蠢的,戴法兴又没有做错,只不过是约束刘子业,便被处死,死后更是连棺木都被烧毁。
如此一来,难道世人会觉得刘子业是什么好皇帝么?大臣会真心敬服刘子业这个皇帝么?
刚刚上位,便急着搞臭自己的名声,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刘询听完,笑道:“愚蠢,何其愚蠢!”
他即位之初,可不敢对霍光怎么样,一来他没有这个实力,二来他没有这个理由。
霍光虽然把持朝政,但他可没有做什么对不起刘家人、对不起孝武皇帝的事情,即使霍光死了,刘询也只是杀了他的族人,丝毫不影响霍光的死后哀荣。
而刘子业明明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夺取权力,偏偏选了最愚蠢的一种,戴法兴犯了何罪,要受到如此对待?他似乎只是做了一个臣子该做的事情。
宦官没有功,自然不能大肆奖赏,戴法兴的行为虽然失于恭敬,但他的做法无论是从大义还是私德的角度上来说,都没有什么错。
刘子业擅杀大臣,却是真真实实地做错了。
【刘子业刚即位时,脸上没有丝毫亲父死去的悲伤,哪怕装也不装一下,这似乎已经预示了刘宋将迎来一个残暴的帝王,而戴法兴死后,刘子业仿佛挣脱了锁链一般,再也无人能够阻止他。刘子业在朝中大开杀戒,朝廷百官无不畏惧刘子业的残暴,他不仅对大臣们冷酷无情,对待自己的宗亲叔伯们更是残忍。】
【对刘子业来说,大臣虽然讨厌,但远远不如宗室带来的危险更大,他担心叔父们有朝一日会夺走他的皇位,便将叔父们囚起来,进行了惨无人道的迫害。刘休仁、刘彧和刘休佑三位叔父最为年长,也最为刘子业忌惮,因此三人受到的迫害也最多,不仅被起各种侮辱性的称呼,还常常要忍受刘子业的殴打,其中刘彧身形最为肥胖,刘子业将其称为“诸王”,而年纪小的宗室无法产生威胁,人身安全尚且可以得到保障。】
刘骏:“……”
这个孽障,他到底在干什么?!
擅杀大臣,尚且可以说他想要夺权,可面对父亲的死却没有任何悲伤的神色,这就是彻头彻尾地不配为人了。
你哪怕装一下啊,你连装都不屑于装么?
还有他对叔父们做出的行为,这已经不是不配为人可以用来形容的了。
皇族子弟未必会对叔伯兄弟有什么亲情可言,但如此对待叔父们,已经称得上是人神共愤了。
更要命的是,他必须为此对诸王给出一个合理的交代。
刘彻:“……”
他震撼不已,喃喃地说:“这就有些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