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史书失实(1 / 2)

朱见深笑道:“张敏也成保护皇子的大忠臣了。”

他面上笑着,心里却不太爽快,史书把他写成了一个连后宫管不好的庸人,把贵妃写成了一个妖妃,倒是张敏成了忠臣。

张敏他难道是什么好人吗?他重用宦官,但对宦官是个什么德行,他再清楚不过。

正是因为清楚,所以敢用,没想到后世史书之上,竟连一个宦官都爬到了他头上。

万贵妃毫不掩饰她的不满,冷笑一声,说道:“我倒想问问张敏,他是不是暗地里养了个小皇子呢!”

张敏欲哭无泪:“乱写也就算了,为什么要把我卷进来?”

他以后怎么面对皇帝和贵妃,万贵妃可不是什么心胸宽广的人,这是要他小命啊!

忠臣之名虽然好,但他实在是受不起,求求史书换个人祸害吧。

朱元璋哼道:“宦官不得干政,到底是有道理的。”

看看这个张敏,哪怕史书写他如何忠诚,也掩盖不了小人的底色。

朱祁钰道:“这《明史》究竟是谁写的?竟然不能自圆其说!”

编谎话也该编圆了,同一本史书中自相矛盾,如何能让人信服?

【一个死人,自然是不可能死而复生的,唯一的解释是《明史》在胡编乱造,或者说《明史》的编写者不是同一个人,总之就是写完了没有仔细校对,才会出现这种滑稽的情况。张敏的真实死因,史料中也是众说纷纭,《玉堂丛语》中记载的张敏是因为被怀恩斥责,一向骄傲的他受不了,便气死了。而在《同安县志》与《金门县志》中都记载,张敏是在成化二十一年生病去世,朱见深还特地给了赏赐以示悼念。】

【同安县是张敏的故乡,而金门县则是后来演变成的地名,张敏也可以说是金门县人,地方县志应该不会乱写。纪淑妃并非死于万贵妃之手,张敏也不是为了保护皇子而吞金自杀,朱佑樘也不是因为怕被万贵妃加害而秘密养育在安乐堂,万贵妃也从未谋害过皇嗣,所谓打胎大队长的名号,也是无中生有,事情的真相是朱见深怕万贵妃不高兴,毕竟万贵妃的心眼确实不怎么大,就把淑妃母子养在安乐堂,后来又接了回来,而纪淑妃也在不久后病死,从头到尾,万贵妃都不曾加害过他们母子。】

万贵妃说道:“心眼不大,没错,我心眼小得很,做不了文人口中的贤妃,只能做蛊惑皇帝的妖妃了!”

她实在气不过,又道:“我纵使不是什么好人,也没做过谋害皇嗣这样的事情!”

她是失去了一个孩子,但不代表她要让其他女人也尝尝这个滋味,横竖她做不了皇后,自己又没有孩子,让皇帝绝后,对她有什么好处吗?

皇帝绝后,只能从宗室过继,倒是她这个宠妃又能有什么好下场?

朱见深满意地说:“正是如此,贵妃虽然爱吃醋,但不会做如此狠毒的事情!”

万贵妃喜欢吃醋,无妨,这是他们帝妃之间的小情趣,万贵妃是个聪明人,不会做杀皇嗣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张敏心有戚戚,求后世文人写史书的千万把他给忘了,让他安安静静地去死吧。

【万贵妃可能不是什么好人,但也不能随便乱泼脏水,这所谓谋害皇嗣的流言,又是哪里来的呢?难道真的是因为后来的朝代故意抹黑吗?其实也不是,这个说法在明朝就有了。明代笔记《谷山笔尘》中记载:“纯皇之诞孝庙也,时万贵妃宠冠后廷,宫中有孕者,百方堕之。孝穆太后旧为宫人入侍,已而有孕。贵妃使医堕之,竟不能下,乃潜育之西宫,报曰:‘已堕。’上不知也”。】

【这个上指的自然是朱见深,孝穆太后则是朱佑樘登基以后为母亲追封的名号。这本笔记的作者是万历年间的东阁大学士于慎行,万历年间的大臣,又怎么能知道成化年间的事情呢?成化年间的大臣们自己都不知道,难道是于慎行故意抹黑万贵妃么?也不是,他是听宫中的一个宦官所说,但他听了不代表信了,于慎行特意标注了一句话:“万历甲戌,一老中官为予道说如此”,意思是他是听一个老宦官说的,类似于一个免责声明,表示这是听别人说的,不要随便就信了。】

于慎行遭到天幕点名,忙为自己辩解:“我又不曾说这是真的,还特地说是从老宦官口中听说的呢!”

老宦官虽然是宫中的人,但他们说的话也不一定能信,毕竟他们自己可能也是从别人口中听说的。

没有亲历过,又怎能保证这就是事实?

他也算是遭了无妄之灾,莫名其妙就成了谣言的源头。

朱见深道:“既然说了是传言,为何要录入史书之中?”

难道他们写史的人看书都是看一半吗?光把谣言部分看了,剩下的声明却扔了。

万贵妃秀眉紧蹙,暗自思索着自己在后宫中是不是招了什么人的记恨,这个老宦官为何要编排自己?

莫非是她平日太过嚣张,树敌太多,这才被人泼了脏水?

【老宦官说的,难道就是真的了吗?同为明朝人的沈德符对此也曾发表过自己的看法:“初年老中官,不知宦寺传言讹舛,更甚于齐东。予每闻此辈谈朝家故事,十无一实者,最可笑也”。由此可见,

最新小说: 三春至 七零:霸道村花干翻所有玛丽苏! 神奇音乐电台 她在别人怀里撒娇,总裁撬墙角 忙于查案的女官日常 小奶娃今天被PUA了吗? 笛上春行录 小通房又乖又软,禁欲世子心狂跳 万道虚天鼎 闻清影同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