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英军暴行(1 / 2)

康熙皇帝破口大骂:“畜生!畜生啊!百姓尚且有勇武之心,堂堂朝廷命官,居然连骨头都软了!”

他骨头硬,看不上这种软骨虫行径,何况这祸害的是他的家业,他怎么能不怒?

南怀仁默默地看着,心道这确实是英国人的风格。

表面上绅士做派,内里却是实实在在的禽兽,除非把对方吃干抹净,否则不会满足的。

乾隆皇帝气得七窍生烟,若非自己与奕山不在同一个时代,否则他定然要活剐了此人!

富察皇后低叹:“做官的人读圣贤书,怎么还不比市井百姓有傲骨?”

隐瞒战败的消息,固然可以短暂避免皇帝的责骂,可大清的命运又何去何从呢?

难道以后打输了仗,他还能说自己打胜了吗?纸是包不住火的。

【虽然签订了《穿鼻草约》,但英国嫌少,于是把义律换掉,改派其他人继续北上,鼓浪屿、厦门、定海、镇海等地均陷落于英军之手,定海总兵与四千多名士兵当场战死。英军忙里偷闲,还分出兵力和舰队进犯台湾,得益于台湾军民的智慧和努力,此战取得胜利,一百多名英军被俘。不久后,英军集中精力北上,吴淞之战中,江南提督陈化成死守炮台。】

雍正皇帝阴着脸,恶狠狠地说:“这就是卑躬屈膝的下场!”

他算是看明白了,这英国人就是喂不饱的白眼狼,哪怕给他再多的好处,也不会满足。

他们的目的,从头到尾都是奴役大清子民,无论大清如何退步,他们永远都不会满足。

康熙皇帝有些不敢相信;“我大清守军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从英军进犯开始,他就没听到什么好消息!唯一算得上好消息的还是台湾。

南怀仁汗流浃背,唯恐被皇帝的怒气波及。

李世民叹道:“竟是我们轻敌了!”

最开始,他并没有把这什么日不落帝国放在眼里,可就是这样一个国家,给了大清狠狠一击。

他心中生出许多担忧,不为大清,而是为了华夏。大清的命运,已经与华夏连在了一起。

【两江总督牛鉴求和不成,干脆逃跑,东炮台也因此失陷,而陈化成所部一直坚守不退,壮烈牺牲。随后,英军军舰开入长江,局势越发危机,镇江驻防副都统海龄仿佛有病,听说乍浦、吴淞失守,认为这是汉人通敌卖国的缘故,居然在这个时候杀害汉人。英军继续北犯,想要切断京杭大运河,这是华夏交通的大动脉,还要封锁长江出海口。】

康熙皇帝急得不行:“都什么时候了,别纠结满人汉人了!”

若是在平常,他对汉人自然是警惕提防,可这是多么要紧的时候,杀汉人就是在自损根基。

内讧,对当时的大清有什么好处吗?有了什么事,得意的还是英吉利人!

乾隆皇帝倒吸一口冷气:“京杭大运河!长江出海口!”

这要是让英军得逞了,大清危矣!

刘彻满脸问号:“杀汉人?汉人招他惹他了?”

哦,他懂了,少数民族坐天下,总会对汉族有警惕之心的,但你这警惕之心不要在这时候发挥作用啊!

【很快,一万多名英军攻陷镇江城,城中一千多名蒙古八旗士兵与英军展开巷战,杀死了一百多名英军,而八旗士兵则全军覆没,海龄自杀殉国,此人的所作所为真是让人心情复杂。镇江城惨遭屠戮,对岸的扬州商人见状极为惶恐,向英军献上五十万两作为赎城的费用,英军拿了钱,直扑南京城。】

刘彻不说话了,海龄这个人,的确很难评价。

说他是好人吧,他在抗敌的关头杀汉人,分不清轻重。

说他是坏人吧,他誓死不退,战斗到最后一刻。

朱元璋有些喘不上气:“南京,我的南京!”

现下大明还不曾迁都,南京可是大明如今的首都啊!

这才多久,洋人都打到南京城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可能就打到北京城了!

康熙皇帝木然道;“我宁愿守军战至最后一刻,也不愿意他们屈膝投降。”

投降,有用吗?即使有用,也只能解一时危急,英吉利人不会满足的。

【镇江守军殊死抵抗的事迹,恩格斯在《英人对华的新远征》中提到过,他对镇江守军的气概大为赞扬,但也不免叹息,如果人人都如此,英军肯定到不了南京。然而历史没有如果,英军军舰直逼南京江面,受英军威慑,清政府所派出的钦差大臣和之前望风而逃的两江总督牛鉴选择了与英军谈和。朝廷官员没骨头,百姓的骨头却是很硬的,这也是英军士兵自己作死。】

李世民长叹:“怎可能人人如此?”

华夏子民大多都是有骨气的,可总有些软骨虫藏在其中,若人人都如镇江守军一般宁死不屈,哪又怕什么日不落帝国呢?

康熙皇帝冷笑道;“我看不是钦差大臣想要谈和,而是皇帝想要谈和了吧?”

若皇帝没这个意思,臣子怎么可能自作主张?想必是道光帝看己方节节败退,害怕了。

乾隆皇帝大怒:“这还谈和,怎么谈?割地赔款吗?他这是要葬送祖宗基业啊!”

英军如此嚣张,若是

最新小说: 闻清影同追忆 笛上春行录 忙于查案的女官日常 小奶娃今天被PUA了吗? 她在别人怀里撒娇,总裁撬墙角 三春至 七零:霸道村花干翻所有玛丽苏! 神奇音乐电台 万道虚天鼎 小通房又乖又软,禁欲世子心狂跳